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由于其频率高,因而具有许多特点:首先是功率大,其能量比一般声波大得多,因而可以用来切削、焊接、钻孔等。再者由于它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业与医学上常用超声波进行超声探测。
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模式,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该特性就越显著。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
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于超声波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空化作用──当超声波在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个正负压强的交变周期,在正压相位时,超声波对介质分子挤压,改变介质原来的密度,使其增大;在负压相位时,使介质分子稀疏,进一步离散,介质的密度减小,当用足够大振幅的超声波作用于液体介质时,介质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会超过使液体介质保持不变的临界分子距离,液体介质就会发生断裂,形成微泡。
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这种由超声波作用在液体中所引起的各种效应称为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初三物理公式串联电路
物理高一级牛顿第二定律期末复习要点梳理
2016年中考物理辅导:热现象
音调和响度物理课外实验训练
2016物理高一级牛顿第二定律期末练习题
2015-2016学年度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精选物理寒假试题答案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电流的三种效应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复习辅导: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初三物理公式功率公式
初中物理声音的发生实验训练
初三物理公式功的公式
2015-2016学年度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精选物理寒假实验题
2015-2016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物体的颜色物理实验
2016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期末复习题
高一物理期末摩擦力练习题精编
初三物理公式重力公式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期末复习要点总结
初三物理公式总功公式
2016中考物理考前冲刺辅导:机械能守恒定律
初三物理公式液体压强
初中物理实验针孔照相
2016中考物理考试复习指导:单位换算
2015-2016学年度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物理寒假检测选择题二
2015-2016学年度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精选物理寒假解答题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期末训练题(含答案)
2013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练习题
高三物理总复习回顾与反思
2016年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电学部分)
物理高一级牛顿第三定律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