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试卷的分析
高一物理试卷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9小题36分,(多项选择题)4小题16分,共计52分,第二部分(填空题)10分,第三部分(实验题)10分,第四部分(计算题)3小题28分,全卷100分。全卷以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为考试内容。
温十四中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一物理试卷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进行的,试题突出了对中学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主干知识的考查,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前提下,突出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强化了学习效益的诊断功能,对今后的复习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试题设置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能体现对考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查。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有利于检测高一学生上半学期复习教学的质量,总的来说这次期中测试卷是一份较成功的试卷。试题考核的内容比较全面,知识的覆盖面较广。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试题考核的内容覆盖面要广,这次试卷中的试题内容为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几乎涵盖了考查内容的所有内容。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注重了对中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试题中的选择题,大部分的考题是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题,以及应用基本规律进行基本运算的考题。计算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规律的掌握和基本的运算能力。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加强了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这次试卷的总体难度显得较高了一点,虽然段里平均分为68分,与预期的难度系数0.70相当,但部分题目的实际区分度不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错误率 | 37% | 19% | 10% | 12% | 34% | 80% | 22% | 16% | 12% | 42% | 16%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错误率 | 44% | 34% | 12% | 24% | 16% | 32% | 70% | 36% | 24% | 46% |
平均分68分,最高分92分,80分以上15人;60分以下12人。
试题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能力的考查,第6题考查的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平均速度问题,知识点有些偏,3班学生的错误率高达80%,有一个班级的错误率甚至高达100%。第18题的第(2)题,考查了平抛运动0点不是抛出点的初始位置的坐标问题,有些难,3班的错误率高达80%。计算题出得不错,覆盖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主干内容。
二、考生在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多数错误的产生是由于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的物理规律掌握不扎实,对基本物理概念理解不清楚而造成的。对物理数据的运算和处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从考生答题的情况看,考生因对物理数据的运算和处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从而产生的错误不少。对动手做实验不够重视,不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虽然笔试试卷很难反映考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但是从考生的试卷中还是可反映学生对物理实验重视程度不够。
三、对下半个学期高一物理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突出课本的作用,针对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物理课本,逐个落实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纳与整合。重点是建立知识体系和网络,把各独立的知识点串起来,搞清他们内在的联系。加深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学会归纳知识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联想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了控制变量、类比、数据分析、估算、推理等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
质量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2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
走进微观教学设计
压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功率》教学设计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
《力》教学设计
《弹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重力教学设计
机械与人复习课设计
电磁铁教学设计
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
密度与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的教学设计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设计
《压强》的教学设计
提高机械的效率教学设计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滑轮的应用教学设计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运动教学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