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抱自弃”是我用来说明判断“短路”的方法,这种灵感(如果还算灵感的话)确实来自于成语“自暴自弃”,但我绝对不像有的广告、有的低俗的场所,恶意用同音字替换,当然也没有亵渎“自暴自弃”的意思。
“短路”是基本电路的一种状态。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时,对电路中的“短路”的判断感到非常困难。因此,“短路”是九年级电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短路”之所以成为九年级电学的一个难点的原因,我感觉有两点:一是学生总是想不通“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连通时,导线和电源的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二是学生不理解为什么“用导线将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时,导线中有电流,用电器几乎无电流通过。”
正是由于刚接触电学的九年级学生的“想不通”和“不理解”,导致学生在判断电路中的“短路”时出现了很多错误,甚至影响到今后学生们的有关电路计算。
为了解决学生的“想不通”,我使用用旧了的12V铅蓄电池和自行车辐条进行了“短路”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为了消除学生的“不理解”,我用示教线路板进行了用电器的“短路”实验(此时应为“用电器‘短接’”。为了叙述的方便,同时,也为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使用了“用电器‘短接’”的说法。),效果也很好。但是,对学生解决有关“短路”的问题帮助不是很大。有趣的是,在我使用了“自抱自弃”这个词后,学生解决“短路”问题时感觉轻松多了。
所谓“自抱自弃”,就是把我们自己的身体看成电源或用电器,把我们的手和胳膊看成是与电源或用电器相连的导线。当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时,相当于一个人自己把自己和抱起来,这时只让电流通过这根导线,把电路中的其他用电器全都舍弃掉了;当用导线直接把某一个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起来时,也跟一个人自己把自己和抱起来的情况类似,这时只让电流通过这根导线,把那个用电器舍弃掉了。
我感觉,这样利用成语改编成相应的词语,便于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借助于词语的形象,理解和掌握判断电路中“短路”的方法。
《电场恒定电流》人教版新课标高三
交流发电机模型
光的反射
[选修3-2]5.1交流电流3
多用电表的原理 flash
[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1
[选修3-2]4.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
[选修3-2]4.5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几种常见的磁场3
[选修3-2]5.1 交变电流2
[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光电效应》人教版新课标高三
[选修3-2]5.4 变压器1
[选修3-2]4.1划时代的发现
[选修3-2]4.4楞次定律1
[选修3-2]6.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选修3-2]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
简单的逻辑电路3
认识示波器
《电表内阻的测量》人教版新课标高三
电阻定律电阻率 flash
简单的逻辑电路1
《光学》人教版新课标高三
[选修3-2]5.5 远距离输电
[选修3-2]6.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1
[选修3-2]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2
[选修3-2]4.6 互感和自感
[选修3-2]4.1划时代的发现1
[选修3-2]4.5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