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必修1相互作用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考点一:关于弹力的问题
1.弹力的产出
条件:
(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
(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代表形变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2.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来求解
3.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
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考点三:物体的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1)方法
(2)选择
2.受力分析的顺序
先重力,再接触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
(2)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
(3)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4)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
(5)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
考点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1.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1)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
(2)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高一物理必修1相互作用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的六种学习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反思对策的思考
高三家长超实用的经验和教训总结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课的思考
高考的终极目标与价值取向
帆船、帆板运动的力学原理介绍
2016中考物理知识考点:密度的测量和应用
米的发展史介绍
中学物理虚拟实验室的评价
初中物理“五环节”教学法的尝试
浅谈”目的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抓住学科特点,优化物理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
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丰富的生活化情境
与电话有关的两则小故事
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
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考复习课堂教学要求
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由饮料瓶实验浅谈物理实验教学的新途径
重视实验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2016中考物理知识考点:电阻电压
有趣实验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016年寒假高三物理高考复习规划指导
初中物理教学中九个实验的改进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女学生学习物理
探究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
如何转化初三掉队学生
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尝试
物理学家盖-吕萨克的生平介绍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