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第47届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颁奖典礼在瑞士苏黎世举行,杭二中学生陈宇翔在全球90多个国家450名参赛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金牌。
当然,在此之前,陈宇翔已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竞赛,从初中到高中,从省赛到全国赛,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此间,获得北大保送的资格,直至进入国家集训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
陈宇翔高中竞赛成绩:
(1)2013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A组一等奖
(2)2014年第三十届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赛区)二等奖
(3)2014年第三十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二等奖
(4)2014年第三十二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提高组一等奖
(5)2015年第三十二届全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一等奖(全国第四名)并入选国家集训队
(6)2016年初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第四十七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国际金牌
拿到这块国际奥赛的金牌时,陈宇翔还是一名高二学生,是国家集训队里年龄最小的成员。
杭二中校长叶翠微在聊到陈宇翔时说,在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比较活跃的多是高三学生,高二学生能崭露头角的几乎没有,对于一个高二的学生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
在同学眼里,陈宇翔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物理学霸”,在初三暑假时,自学完成了高中时的数学和物理课程,如今物理知识的储量更是大大超过同龄人,已然达到大学甚至研究生的课程水平。
当然,也有同学言谈间流露出羡慕,当大多数同学都在埋头奋战高考时,他因为不用再参加高考,可以有一年的时间,优哉游哉地自己安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且进入大学后,可以不受分数的局限,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事实上,不仅仅是学生,就是家长,在谈到因竞赛被保送的孩子时,更多的也是羡慕。可以说,在大多数人眼里,更多看到的是这些竞赛生人前的光环。然而,光环背后,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付出,“在国家集训队的时间里,每天学习14个小时,到最后感觉自己都快要撑不下去了……”
这当中,除了学生自身外,一路走来,家长的心路历程也是颇为曲折:
“因为想冲国家集训队,要把其他文化课都停掉,我们当时也纠结了很久,才支持他做的这个决定……”
“眼看着就要全国总决赛了,他却在一次模拟考时,排名突然掉到了中下位,当时我和他爸爸真的很绝望,但又不敢表露出来让他知道,在给他教练打电话前,我自己先偷偷哭了一通……”
重核的裂变教案
电生磁课堂精练1
原子结构课件5
气体的等温变化课件1
碰撞教案
电磁继电器课堂精练
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2
原子结构课件4
激光教案
波粒二象性课件1
电子的发现教案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教案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课件2
摩擦力分析中的六大误区教案
原子核课件6
弹力方向面面观教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2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与牛顿运动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简谐运动的描述教案
原子结构课件3
波粒二象性课件3
超重与失重教案
原子结构课件6
物质波教案
简谐振动教案
能量量子化教案
电流的测量练习题
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三个方法教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