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学期生活随之而来,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编辑了高二上册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 静电场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板书】
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板书】(4)、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板书】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3
3.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 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电荷量e的值:e=1.60×10-19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为 C/㎏
【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巩固练习
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5个元电荷的电量是________, 16 C电量等于________元电荷.
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
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5问题与练习1-4
说明:
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这些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本节只说明静电感应现象。
2.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3.要求学生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而密立根实验作为专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学.
教后记:
1、学生对三种起电方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还例举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对点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之间关系下节课还要复习。
上文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计划模板,大家仔细阅读了吗?祝大家生活愉快。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 课件 教案 导学案 达标测试(12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课件 教案(打包2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复习导学案 试题(9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功率》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ppt课件2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课件 教案 练习(打包5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ppt课件2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课件 教案 练习(打包4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PPT课件.ppt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3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课件 教案 导学案 达标测试(7分)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 课件 教案 导学案 达标测试(8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3节《机械效率》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浮力》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浮力》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功》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浮力》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3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ppt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