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 / 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 2 –V0 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 / 2= V平=(V t + V o) / 2
4.末速度V=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 / 2=[(V_o2 + V_t2) / 2] 1/2
6.位移S= V平t=V o t + at2 / 2=V t / 2 t
7.加速度a=(V_t - V_o) / t 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 s 加速度(a):m/ s2 末速度(Vt):m/ 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 1m/ s=3.6Km/ 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_t - V_o)/ 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_o =0 2.末速度V_t = g t
3.下落高度h=gt2 / 2(从V_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2 = 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_o t – gt 2 / 2 2.末速度V_t = V_o – g t (g=9.8≈10 m / s2 )
3.有用推论V_t 2 - V_o 2 = - 2 g S 4.上升最大高度H_max=V_o 2 / (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_o /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总结:以上就是”高一物理公式讲解:直线运动“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熟练记忆公式对您学习高中物理有所帮助,祝您快乐学习!
自制温度计
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的方法
实验器材的简单使用和组合使用及拓展使用
创造性地处理物理教材三法
深入挖掘课本解决平面镜的放置与转动问题
教学中物理模型的建立
如何获得初中物理课堂导学的最大效益
黑暗中读书
放大镜的制作方法
浅谈初二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灯泡会打破吗
怎样学好物理
用水做火山的方法
塑料瓶做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课堂中关键教育事件实例思考
如何区分生熟鸡蛋
物理教学资源中的“教室”
美国物理教材中的章后图表习题
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的实践
初中物理教育中的STS教育
物理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
电能表的选择
吟唱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乒乓球的实验
激趣创新提高
浅谈“自主学习与进行创新教育”
不用冰箱也能冷冻的方法
浅谈如何设计力学自主性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