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1.(2015•河北中考)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析:水结成冰,物态变了,但物质没有变化,即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故A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隔大;水加糖变甜是糖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铁块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C、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2015•浙江湖州中考)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1所示:
图1
图2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
A B C D
图2
解析:汽化是物理变化,水汽化后,水分子的结构保持不变。水发生汽化时,液态的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C选项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的分布情况。
答案:C
3.(2015•山东济宁中考)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3所示,无色的为空气,有色的为二氧化氮气体),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图3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解析:已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放在上面,抽开隔板后,不管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上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下面的玻璃瓶内,故不能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在做无规则运动。故乙图放置方法最不合理。
答案:B
4.(2015•北京中考)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解析:用热水袋暖手、向饮料中加冰块、在炉子上烧水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2013•滨州中考)正在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片中熊二能够嗅到树林深处的蜂蜜味是因为蜂蜜(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
D.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熊二能够嗅到树林深处的蜂蜜味,是由于蜂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6.(2014•福州中考)质量为1 kg的水[ ],温度从20℃升高到30℃吸收的热量是( )
A. B.
C. D.
解析:知道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根据 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 。
答案:B
7.(2013•烟台中考)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
?D.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解析: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选项错误;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B选项错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D
8.(2013•潍坊中考)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B.热量只能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解析: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对于不同的物体,无法通过温度的高低来判断内能的多少,故A选项错误;只有两个物体存在温度差,才会发生热传递,即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上,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上,若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就不会发生热传递,故B选项错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选项正确;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选项错误。
答案:C
9.(2012•哈尔滨中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解析: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时,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弱,故A选项错误;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质量和温度变化三者共同决定的,故B选项错误;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选项错误;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末温低的物质温度变化小,说明它的吸热能力强,故D选项正确。
答案:D
10.(2015•河南中考)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5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图5 图6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6所示,此温度值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_________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___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答案:(1)26 (2)加热时间 (3)液体1 比热容
解析:(1)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读数为26 ℃。(2)实验中,使用相同的装置对每组液体加热,保证了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越长,说明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从题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的条件下,液体1温度变化较小,说明液体1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试题及答案解析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超新星爆炸与射线
2015年高三物理考点知识功和能转化公式
高三2014年物理必修一知识光的反射和折射
2014高三必修一物理知识磁场知识
高三2014年必修一物理知识普朗克公式
14年物理高三必修一知识点振动和波
2014年高三必修一物理知识光电效应方程的实验
2015年高三物理重点知识重力势能
高三2014年必修一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2014年物理高三必修一知识气体的性质
2015年高三物理重点知识动能和动能定理
搜寻外星人6大方法
2015年高三物理考点知识常见的力公式
高三2014年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功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知识点洛仑兹力的应用
14高三必修一物理知识点两个平衡条件
2015年高三物理重点知识直线运动的图像
2015年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知识点机械能
2015年高三物理重点知识抛体运动
14年高三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力学公式
高三重点物理知识点物理磁场公式
2015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要点
2015高三重点物理知识点光电效应方程
2015年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牛顿运动定律
2014年物理高三必修知识点原子、原子核
2015年高三物理考点知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14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运动的描述
2015年高三物理考点知识冲量与动量公式
2015年高三物理考点知识恒定电流公式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