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物理答题技巧的内容。
一、认真审题,抓关键
审题是解题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抓住题目关键字是正确快速解答题目的的重要诀窍。有些学生不重视审题,匆忙阅读完题目后匆忙找答案,读题不认真,对做过的题目更是眼高手低而不知道“今非昔比”,其结果可以想象,定是错多对少;建议仔细审题,圈出关键字,挖掘其中隐藏的条件,出奇制胜。
【例题1】(2013 广州)12.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A.始终静止不动
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这道题的关键字出现在“忽略一切阻力”,隐含的意思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那么物体如果若在光滑水平面上获得一定速度后,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此处考察牛顿第一定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在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大石头受到力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之后会保持一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因此答案为 D。
二、剔除干扰,抓关键
命题者在编题过程中,往往故意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编织在一起。设置所谓的“陷阱”,在解题时只有抓住“关键”,即明确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找出那些隐蔽而又重要的条件,这样就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例题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动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仍用水平力F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推同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那么 ( )
A .W1=W2,P1=P2 B. W1=W2,P1>P2 C. W1P2 D. W1
【分析】据据日常经验从现象上看在光滑的平面上推动物体较在粗糙的平面上用力小,从而得出W1
三、条件不足,合理推理
有些题目,似乎条件不足,好像无从下手,但只要记住几个常识,加上合理的推理,一样可以顺利选出答案。
【例题3】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 50N,103Pa B. 50N, 104Pa
C 500N, 103Pa D. 500N, 104Pa
【分析】本题根据力的大小,同学们很容易排除A、 B,但由于对双脚与地面之间的受力面积找不到估计的办法,所以难以确定正确答案。此时,如果假设C为正确答案,根据常识可以推出相应的受力面积为0.5m2,与实际明显不符合,所以排除选项C
答案:D
类似的题目还有:
(2013 四川自贡)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0.02J B 0.2J C 2J D 20J
中学生在一次跳绳的体能测试中,1min内跳了120次,,则这位中学生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四 、方法受阻,排除法
在面对难题时,往往无法解答出答案,但可以通过排除法,对于拿不准的题则可尝试用排除法;或者把所给选项代入题中逐一演算推敲,确定答案。即使实在无法确定,哪怕哪怕“猜”一个选项,也会有较高的准确率。
【例题4】(2013?德州)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分析】对于机械效率的比较,有时会涉及到较大的计算比较,但是从题中滑轮绳子的绕法很轻松可以得知甲图要比乙图费力,由此就可以尽快排除A B选项,对于甲乙机械效率的比较,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可得知答案为C
五、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不少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共性问题是: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一点恰恰暴露出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一大误区: “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碰到实际问题感到无从下手
【例题5】 (04?安徽)图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电风扇约2A B.电冰箱约1A C.电视机约2A D.台灯约1A
【分析】本题只需要同学们了解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的大致情况,再利用公式:I=P/U进行判断即可,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关于电功率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恰恰对与自己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用电器的电功率却一无所知,凭感觉认为体积很大的电冰箱功率至少有一千多瓦,所以第一个把恰恰是正确答案的“B”排除。
答案:B
方法总结: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光滑”、“静止”、“漂浮”和“家庭电路”等常见关键词,它们隐含的条件分别是“不考虑摩擦力”、“二力平衡”、“浮力等于重力”和“电压为220V” 等,只有抓住这些“题眼”,快速准确选出答案。对于信息量较大的题目可以先排除掉干扰信息,明确问题所在,抓住关键信息解答题目。条件不足,可以应用常识,加上合理的推理,选出最接近的答案。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选择使用排除后代入的方法,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这篇中考物理答题技巧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必做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练习(含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强化练习)
201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必做试题
2016中考物理模拟样卷练习
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考前练习(有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模拟试题(必做)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练习模拟试题
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考前练习(带答案)
中考物理考前必做试题及答案
2016届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提分模拟练习试题
中考物理考前必做试题(2016年)
2016年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带答案)
2016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考前练习(附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强化模拟试题练习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提分练习(带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专项模拟试题(必做)
2016年中考物理第一轮专题训练
2016年中考物理适应性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6年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备考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必做试题(带答案)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参考)
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参考(含答案)
2016年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第一轮模拟试题练习
2016中考物理第一轮模拟提分练习题
2016年中考物理样卷试题(含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