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十分注意大自然中的雷电现象,并且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远在公元前1500多年,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中就出现了“雷”字。到稍晚的西周,在青铜器上又出现了“电”字。
关于雷电的成因及其本质,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从对自然界物质本源的认识出发也作过不少探讨。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对雷电成因作了如下的解释:夏天阳气占支配地位,阴气与它相争,于是发生碰撞、摩擦、爆炸和激射,从而形成雷电。他还举出五个例证说明雷电就是火,并用以驳斥了雷电是“天公发怒”的迷信之说。
关于尖端放电现象,早在西汉末年,人们就已开始对它进行观察记录了。三国和南北朝时代,古籍中就出现过“避雷室”,这说明当时我国已经有了避雷装置。
关于物体经过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我国认识得也很早。西汉末年(约公元20年前后),《春秋纬·考异邮》中就记载有,经过摩擦的玳瑁(一种跟龟相似的海生爬行动物,它的甲壳叫玳瑁)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西晋时的张华在他所写的《博物志》中,记载了常见的静电现象,如梳子与头发摩擦而起电、外衣与不同质料的内衣(如毛皮、丝绸)摩擦也可以起电,而且天气干燥时,还能看到小火星,并听到微弱的声音。
高中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几点研究
农村物理作业讲评状况及改善
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的改进
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谈物理学思想发展与文化关系
从三个维度谈初中物理的素质教育
对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的探索与思考
对物理学科兴趣教学法初探
对初中物理学习中思维错误及原因探讨
如何培养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关于天体的计算
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究
生物物理学生理研究方法
论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谈实验课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
析职业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谈中学物理中的电学
物理教师需具有的能力
谈以实际气体为工作物质的卡诺循环
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
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案探究
加强密切协作积极推进物理课改
初中物理学习中应注重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兴趣教学法初探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