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周运动”切入点——关键是“沿着半径方向找到向心力的来源”。
2.“平抛运动”切入点——关键是两个矢量三角形(位移三角形、速度三角形)。
3“类平抛运动”切入点——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并且合力是恒力!
4“绳拉物问题”切入点——关键是速度的分解,分解哪个速度。(“实际速度”就是“合速度”,合速度应该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即应该分解合速度)
5.“万有引力定律”切入点——关键是“两大思路”。
(1)F万=mg 适用于任何情况,注意如果是“卫星”或“类卫星”的物体则g应该是卫星所在处的g.
(2)F万=Fn 只适用于“卫星”或“类卫星”
6.万有引力定律变轨问题切入点——通过离心、向心来理解!(关键字眼:加速,减速)
7.求各种星体“第一宇宙速度”切入点——关键是“轨道半径为星球半径”!
8.受力分析切入点—— “防止漏力”:寻找施力物体,若无则此力不存在。
“防止多力”:按顺序受力分析。(分清“内力”与“外力”——内力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外力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三个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动态分析切入点——(矢量三角形法,注意方向不变的力和方向变化的力)
10.“单个物体”超、失重切入点——从“加速度方向”和“受力”两个角度来理解。
11.“系统”超、失重切入点——系统中只要有一个物体是超、失重,则整个系统何以认为是超、失重。
12.“动力学”问题切入点——看到“受力”分析“运动情况”,看到“运动”要想到“受力情况”清楚加速度的方向。
13.判断正负功切入点——
(1)看F与S的夹角:若夹角为锐角则做正功,钝角则做负功,直角则不做功。
(2)看F与V的夹角:若夹角为锐角则做正功,钝角则做负功,直角则不做功。
(3)看是“动力”还是“阻力”:若为动力则做正功,若为阻力则做负功。
(4)看正负电荷和电势高低
14.“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读数切入点—— 把握住两种尺子的意义,即“可动刻度中的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意思是把主尺上的最小刻度10等份、20等份、50等份”,然后先通过主尺读出整数部分,再通过可动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特别注意以毫米为单位有几位小数。
15.解决物理图像问题的切入点—— 一法:定性法——先看清纵、横坐标及其单位,再看纵坐标随着横坐标如何变化,再看特殊的点、“面积数值” 、斜率。二法:定量法——列出数学函数表达式,利用数学知识结合物理规律直接解答出。如“U=-rI+E”和“y=kx+b”对比。
16.理解(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电势差)概念的切入点—— 重力场与电场对比(高度-电势,高度差-电势差)
17.含容电路的动态分析切入点——利用公式C=Q/U=εs/4πkd E=u/d=4πkQ/εs,注意电容从什么地方获得电压
18.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切入点——先写出公式I=E/(R+r),然后由干路到支路,由不变量判断变化量。电阻变大,分压变大,通过的电流减少
19.楞次定律切入点——(“阻碍”——“变化”)即“新磁场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20.“环形电流”与“小磁针”切入点——互相等效处理。环形电流等效为小磁针,则可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来判断环形电流的运动情况。小磁针等效为环形电流,则可以根据“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来判断小磁针的运动情况,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磁场的切线方向。
21.复合场中物理“最高点”和“最低点”切入点——与合力方向重合的直径的两端点是物理最高(低)点。
22.处理洛伦兹力问题切入点——“定圆心、找半径、画轨迹、构建直角三角形”
2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切入点——重力、电场力(匀强电场中)都是恒力,若粒子的“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变化”则“洛伦兹力”会变化。从而影响粒子的运动和受力!
24.电磁感应现象切入点——两个典型实际模型: “棒”:E=BLv ——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 “切割磁干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圈”:E=n△Φ/△t—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处在变化的磁场中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25 过程量改变状态量合力做功改变动能,除了重力外其他力做功改变机械能,冲量改变动量。
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用验电器演示导体和绝缘体
新人教版高二物理交变电流教学设计实例
2017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力和物体的平衡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物理电磁波谱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导学案二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期中考试后,孩子说考得不好情绪低落...家长应该怎么做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制作简易扬声器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4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案
备战2017高考:家长如何调整孩子心态
2017高考物理:四大提分关键助成绩提高50分
2016年中考物理电压考点总结
高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竖直上抛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第2课时)》导学案
2017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苏教版必修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示范
2017中考物理概念公式复习之测量
高二新人教版物理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教学计划
必修一苏教版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范例
2017高考怎么避免考场失常发挥?
2017高考物理公式:恒定电流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实验方法大全
新人教版高二物理第三章电磁感应教学计划
苏教版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教学计划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导学案一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