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这段话深刻切中目前基础科学教育的要害,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一、物理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物理规律的探究。
科学的过程是探究,也就是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通过探究的途径去发现人们尚未认识的科学事物及其规律。初中生学习 物理需要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掌握一定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可根据问题——猜想——实验——讨论——评价的过程进行。例如研究导体中电流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先根据生活体验让学生猜想电流强度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再由学生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方案,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进行实验探究,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论证,再进行交流评价,最后得出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规律。
2、对开放性问题的探究。
对开发性问题的探究一般采用多端性、变通性、独特性为特点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可通过实验——原理——问题——发散——创新——评价的过程展开,以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在求知中产生创新和突破。例如,用实验方法辨别两个标记模糊、外形相同、额定电压相同但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可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A、观察灯丝,灯丝较粗的额定功率较大;B、将两灯并联起来,观察两灯并联在额定电压下的亮度,灯丝亮度较大的额定功率较大;C、将两灯串联起来,观察两灯串联在额定电压下的亮度,灯丝亮度较小的额定功率较大;D、用伏安法测定灯丝的额定功率;E、用伏安法测定灯丝的电阻。
3、对学科渗透问题的探究。
注重物理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冲破封闭的单科教学模式,建立人类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可以通过问题——观察——重组——分析——综合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探究自然界中的水: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生存、工业生产等息息相关,对以下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让学生分小组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出正确的结果是四项中的哪一项:A、水分子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试用光学显微镜看能否观察到水分子);初中物理论文B、水的比热比砂石、泥土大得多,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显着(用混合法测定水和沙石的比热);C、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用沸腾一冷凝法从食盐水中提取蒸馏水)D、向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盛开水的热水瓶底常看不到沉积一层水垢,这些都说明地表水是纯净物(用硝酸银溶液滴入自来水中观察有无沉淀物)。
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地位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知识的权威人士,由于教师对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早已知晓,对教师来说,这些知识是非常容易的,
但对于学生,他们作为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很难产生同样的感受,这种师生之间不同的心态往往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新教材的学习中,由于主要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初学者,退到和学生在同一起点线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分析,学生做笔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而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路的构思,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和总结,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
在教学中,要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三、对探究式教学的思考和总结。
探究教学的实践,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我接受了以诱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重学习过程的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伴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变革。即变被动接受为积极探究;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主动精神明显增强,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4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力的练习
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牛顿第一定律
高一2014年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力
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下学期高一物理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电流
20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训练物理第三章
20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力学单位制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力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鹤岗一中
14年高一物理必修同步训练第五章
20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研究
2014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必修一第一章
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人教版
高一2014年物理必修同步训练题平衡
2014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摩擦力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玉溪一中
2014年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第二章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合成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训练下学期
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高二中
14年高一物理必修同步训练题相互作用章末过关检测卷
2016届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高一2014年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运动的描述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第一章
14年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运动的描述练习
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训练力
20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用牛顿运动定律
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运动的描述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牛顿第三定律
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过关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