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提要
明确重点。近年来力学和电学中的主干知识成为高考中必考的重点内容,如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对这些重点内容复习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和提高,特别应在力学部分的概念规律和定律、定理的应用上多花功夫,为电学的复习打好基础。
重视实验。今年江苏物理高考对实验作了调整,必考模块还有7个分组实验,力学部分4个,电学部分3个,其中对多用电表的考察,电表的改装部分要求有所降低。但从高考的考生得分情况看,实验历年来是高考的“重灾区”,需要高度重视。从考题的内容来看,一块是力学,另外一块是电学,电学分数又占主要的地位,在 2008年、2009年全国各地考试试题中发现,每一份试题上都出现了电学实验,这样的风格和特点,近几年不会打破。从命题思路看,对实验考查的要求重在理解,重在应用,要求考生能运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用过的仪器去解决新的实验课题,这对实验的复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再局限于课本上规定的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也要求灵活,特别是对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有较高要求,这需要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基本物理实验的原理、方法和误差分析等进行系统复习。
复习策略
全面复习。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起来进行的,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几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复习知识,不要遗漏。全面复习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浏览全部知识。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规律等组成的物理学科好比一棵大树,各部分内容是紧密联系形成的有机的整体,有主干、支干、树叶等。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其实质,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考生应对全部考试内容进行认真复习,该记忆的记忆,该整理的整理。不要猜题、押题,不要认为非重点内容就会不考,也不要认为有的知识生疏、冷僻就会不考,应该扎扎实实地全面复习,落脚到每一个知识点。
突出方法。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不少考生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微元法、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像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抓好典题。每年高考题中都有一定数量常规的典型题型, 09江苏物理试题中学生熟悉的典型题型占了考题的大部分。不少中学物理中常见的题型都是高考物理试题中的老常客,当然每次的出现可能在新情境中,但万变不离其宗。有的题型能连续考查几年,如,带点粒子在各种场中的运动,导体棒在磁场中的变速运动,正常运行的卫星受扰后轨道迁移问题,动量定理与能量的综合(09最后一题),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天体质量的称量等等。复习中要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认识此问题在同类型中的代表性作用、规律,才能真正理解问题和解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去比较地学习,从而找到同类型题目的通解,感悟出物理思想,物理思维,形成自觉运用物理规律的意识。
答题技巧
提高审题技巧。审题是求解物理问题的第一步工作,同时也是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提高审题技巧的重点应放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物理现象中隐含的条件、过程、状态等。②画好草图,草图是分析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它能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确立物理量间关系,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草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等。③变换角度理解,有些问题,就题论题很难求得结论,甚至得不到结果。此时应马上变换思路,转移研究对象、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加强相似物理情景间的联系,挖掘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注意解题规范。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规范,一是书写表达的规范,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高考主观题分值的增加,说明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要力求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全得高分。二是思路规范,分析问题时不能省略一些基本的步骤,养成规范的思维习惯,如如解题的一般程序为: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另外解题时最好用常规思维方法,如果所用方法比较特殊一定要有详细的说明,以便阅卷老师能理解你的解题思路。
合理分配时间。试卷难、中、易分数分配约为2:5:3,答题时要力求慢开始,早入境,快答题,稳结束。要按照由先到后和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前者符合考生的做题习惯,后者有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使考生能够进入良性竞技状态。要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不要在自己不会做题目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从而影响其它题的解答。另外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重点查有没有试题漏做、问题思考是否全面有没有漏解、物理量的单位矢量的方向性是否考虑完整等。
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下册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下册试题
初二物理下册寒假作业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2014
初二物理下册寒假作业检测题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下学期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下学期试题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第二学期试题
201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下学期测试题
人教版2014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2014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二下学期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人教版
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2015年版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
2014年初二下册地理寒假作业
八年级物理下册寒假作业2014
2014年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2014人教版
201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寒假作业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精选2014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下学期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精选
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中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