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知识点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
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理综复习方法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七大电学实验复习技巧
画面能变的图片
水下“盒”爆炸
物理难点分析
专题复习,热学
初三物理知识点要怎么掌握
反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两个小实验
千克及国际千克原器
如何学习抽象的物理知识?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水上旋转盘
物理学家奥斯特
静电实验研究 实验报告
2015高考前最后阶段理综的抢分策略
显微镜
用塑料瓶做实验
质量和重量不一样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报告单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浮力消失”了
近几年物理学前沿取得的成就及研究成果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公式总结
物理知识记忆方法
如何逆转自己的理科
2015年高考理综把握物理复习重点
怎样打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总攻的第一枪
新初三物理学习攻略
备战2015高考1-6月复习建议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