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
摩擦起电
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了
怎样判断物体带电
两种电荷
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3.将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上述现象表明:
原子构成初步及对摩擦起电的解释
例1.用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能够轻小物体。
例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A.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B.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摩擦产生了等量的质子和中子D.摩擦产生了电子
例3.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吸附很多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空气中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例4.验电器的工作原理,验电器的作用是。
【当堂训练】
1.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吸引/排斥);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
2.带电体吸引____________,如塑料小球,通草球等.
3.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4.已知带电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去靠近一个轻小物体,发生如图所示的情景,则该轻小物体的带电情况是()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不一定带电D.一定不带电
5.知道了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所组成,知道了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就能解释物体的带电与不带电。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
C.物体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苏科版八上《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光的反射》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光的色彩 颜色》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光的折射》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光的直线传播》flash课件
苏科版八上《令人厌烦的噪声》ppt课件2
苏科版八上《声音的特征》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直线运动》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5
苏科版八上《第一章 声现象》ppt复习课件
苏科版八上《人耳听不见的声音》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2
苏科版八上《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光的直线传播》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升华和凝华》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苏科版八上《光的直线传播》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升华和凝华》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6
苏科版八上《声音是什么》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令人厌烦的声音》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光的反射》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熔化和凝固》flash课件
苏科版八上《升华和凝华》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第二章 物态变化》ppt复习课件
苏科版八上《匀速直线运动》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