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像座独木桥,要想轻松走过,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辛苦和努力,而且科科都不能落后于人。那么,对于物理学科,在高考前的复习中以及考试中,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许多在物理科目上成绩薄弱的同学都不得要领。为此,记者采访了吉林一中的物理老师李苗。李老师为了广大考生能在物理科目上有更好的成绩,向学生提出了她的宝贵建议。
一、复习策略
在平时的理综训练中,学生应该尽量掌握并控制物理科目答题的节奏,并且逐渐适应这种节奏。要把握好理综的答题时间,以便更好地将时间分配给每个学科。对于做每个学科、每种题型需要花费的时间,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不断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物理答题的时间要控制在60~70分钟。其中,选择题20~25分钟,实验题8~10分钟,24题8~12分钟,25题10~15分钟,选做题应控制在8~10分钟。如果过分追求答题速度,常常会导致正确率下降,所以在高考考试中,不可能只求速度而不求质量。然而,答题速度太慢的话,其他科目可能完不成。所以,学生在考试前的训练中,一定要把握好节奏,在理综训练中,要认真分配好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将会做的题目都答对了,并且没做的题都是因为不会而舍弃的,那就是一次没有遗憾的考试了。
二、分块训练
学生应该加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并在实践中不断领悟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答题技巧,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应试能力。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看学生是否能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个别题目)。在解答选择题时,学生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如:电磁感应图像问题);特值法(将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排除的选择题);极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或假设一种极端的物理过程,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解题。不过,绝大多数的选择题都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对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有时候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进而确定选项。另外,对于高频考点,比如整体法与隔离法,包括牛顿第二定律的整体应用,矢量叠加等内容,应该在复习中加强练习。
实验题一般分为两类:常规实验题和设计型实验题。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考纲要求的实验和课本演示实验,近几年来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实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学生在平时复习时,要在细、实、全上下工夫。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对于这种问题,要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电学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尤其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另外,要注意电表的多用和定值电阻的使用问题。电学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对电阻的测量和对电动势、内阻的测量。电阻的测量比较灵活,尽量将涉及的方法,如伏安法及变式、半偏法、消除法、电桥法、补偿法等吃透。
在解答计算题方面,学生在审题时要谨慎、多思考,在书写方面可以适当加快一些、简洁一些。在答题过程中,对于重要的部分、过程复杂的部分,做题时记得要放慢脚步,可在其他部分适当调整一些时间过来。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边审边画词、画图、列式。审题时,尤其要关注那些描述运动特征、受力特征、能量特征的词语,特别要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如静止、匀速、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匀加速、初速为零,一定、可能、刚好等。学生要学会并善于把复杂的过程分解成几个不同的子过程。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最后阶段
同学们在高考的最后阶段,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回归教材、笔记。细读教材概念、规律,总结出过程、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物理学史等材料。
第二,归纳梳理各部分的知识点,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重温重要题型、提炼常用的解题方法。
第三,避免偏、难、怪,“善待”错题。把错题从题型、方法、知识点、解题习惯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并且不时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督促,在这种努力和坚持下,不断提升自己,争取在高考时能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最后,李苗老师希望,在经过不断努力和认真复习后,同学们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长度与时间教案设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于敏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间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天文学家发现一个类星体挑战物理原理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物理学家牛顿的一生
物理学博士称“狮吼功”真的存在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第六章 电压教学设计
什么是力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教案
照相机与眼睛教学设计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设计
八年级物理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透镜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示例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解题需要这五个关键步骤
物理实验的步骤
电压教学设计
透镜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用刻度尺测长度教学设计
物理勇士——束星北
物理学家研发出新型磁场隐形斗篷
水龙头流出“牛奶”技术人员:是物理现象水质没问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