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备考的好经验分享给同学们,要想做好题的前提是审对题,对于高考物理这一规则同样适用。做物理题,难在理解,而不是计算。做物理题,关键在于“断句”,把题目分阶段解读,就能一一列出对应公式,然后联立,代入条件,即可求解。总的而言,物理最难的一块是力学,力学我们要根据所断句子分清楚状态、过程、单体、整体,就能把式子列出。我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
两人要将质量为1000千克的小车沿一小型铁轨推上长5米,高1米的斜坡顶端,已知车在任何情况下所受的摩擦力恒为车重的0.12倍,两人能发挥的最大推力各为800牛,在不允许使用别的工具的情况下,能否推到顶部,用什么方法。
先“断句”。长5米,高1米,画出三角形。摩擦为车重的0.12倍,可以列摩擦力表达式。然后计算推到顶部,至少要多少力。最后根据两个最大推力各800牛来判断。至此解题完毕。物理解题非常依赖题目,而不是空想,在基础不是特别纯熟的情况下,不要一步登天,而是要跟着题目来,合理断句即可。再看一个例子
像这类题,很多人不会做,其实非常容易解决,首先题目已经告诉我们m、v、μ。那么我们可以肯定所用的公式一定与这些参数有关,可以大胆先列出。然后来“断”,这时候要断的是过程
首先,子弹打入砂箱前,动能,是总动能。然后我们可以判断,砂箱挤压弹簧后,推动物体A,然后小车跟着动,因此最大势能就是打入瞬间,马上可以列式。由于砂箱是光滑的,而物体和车有摩擦,并且不能落下,最终速度要保持一致,明显要用到动能定理,总质量是子弹、箱子、小车、物体A,总动能是子弹初始动能,列式,求出最终速度。然后再“断”前面子弹打入瞬间物体A的速度(动量守恒)。最后一“断”:有了物体A初始、最终的速度和摩擦系数,就能算距离。至此解题完毕。这就是整个解题的过程。其实只要懂得什么时候“断”,然后根据单体、整体、状态、过程,就能把平时不会做的题解答完毕。
这道题,子弹是单体,然后子弹和砂箱结合成整体,物体A先是单体,在整个运动不滑下的过程中,和子弹小车箱子合并为整体,然后计算距离时,又回到单体。我们在解题时,只要把握住整个运动的规律,就能合理“断句”并列式,从而解题。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练习题(有答案)
2014年高中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
高二物理期末复习:互感和自感训练题
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2014物理试题高二下
2014年合浦县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试卷答案
高中2014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4年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分析
2014年高中高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2014年高二物理下册试卷
2014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高中2014年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分析
2014高二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广东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试卷
2014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卷练习
高二下册物理试卷2014
2014年高中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分析
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答案
高中2014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二物理试题下2014
2014-2014学年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高二物理下册期末测试题练习2014年
高二物理下册试题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物理试题卷及答案
2014年高二物理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考试题
陕西长安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