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这种转换,一种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
2.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以受力图表示。
3.根据情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4.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F=0,∑M=0,列方程求解,而后讨论。
5.对于平衡态变化时,各力变化问题,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研究。
静力学习题可以分为三类:
①力的合成和分解规律的运用。
②共点力的平衡及变化。
③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及变化。
认识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对于质点而言,若该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零,则称为平衡,欲使质点平衡须有∑F=0。若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有:∑FX=0,∑FY=0。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物体在三个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时,据∑F=0可以引伸得出以下结论:
①三个力必共点。
②这三个力矢量组成封闭三角形。
③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
(一)、受力分析要点:
1、明确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或结点受力的个数和方向,如果是连结体或重叠体,则用“隔离法”
3、作图时力较大的力线亦相应长些
4、每个力标出相应的符号(有力必有名),用英文字母表示
5、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列动力学方程
①受力平衡时
②受力不平衡时
6、一些物体的受力特征:轻杆或弹簧对物体可以有压力或者拉力。绳子或橡皮筋可受拉力不能受压力,同一绳放在光滑滑轮或光滑挂钩上,两侧绳子受力大小相等,当三段以上绳子在交点打结时,各段绳受力大小一般不相等。
(二)、受力分析步骤:
1、判断力的个数并作图:①重力;②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③场力(电场力、磁场力)
2、判断力的方向:
①根据力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去判;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去判;
a由牛顿第三定律去判;
b由牛顿第二定律去判(有加速度的方向物体必受力)。
二、运动学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本规律是我们解题的依据,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的武器。只有深刻理解概念、规律才能灵活地求解各种问题,但解题又是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必需环节。
根据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可知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为
(1)审题。弄清题意,画草图,明确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
(2)明确研究对象。选择参考系、坐标系。
(3)分析有关的时间、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
(4)应用运动规律、几何关系等建立解题方程。
(5)解方程。
三、动力学解题的基本方法
我们用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求解动力学习题.由于动力学规律较复杂,我们根据不同的动力学规律把习题分类求解。
1、应用牛顿定律求解的问题,
这种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1)已知物体受力求物体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物体受力.这两种基本问题的综合题很多。
从研究对象看,有单个物体也有多个物体。根据牛顿定律解答习题的基本方法是
①根据题意选定研究对象,确定m。
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受力图,确定。
③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确定a。
④根据牛顿定律、力的概念、规律、运动学公式等建立解题方程。
⑤解方程。
⑥验算,讨论。
以上①、②、③是解题的基础,它们常常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
2应用动能定理求解的问题
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功、力、位移、动能、速度大小、质量等。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
①选定研究的物体和物体的一段位移以明确m、s。
②分析物体受力,结合位移以明确。
③分析物体初末速度大小以明确初末动能。
然后是根据动能定理等列方程,解方程,验算讨论。
3应用动量定理求解的问题
从动量定理能求冲量、力、时间、动量、速度、质量等。
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
①选定研究的物体和一段过程以明确m、t。
②分析物体受力以明确冲量。
⑧分析物体初、末速度以明确初、末动量。
然后是根据动量定理等建立方程,解方程,验算讨论。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的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来求动能、速度大小、质量、势能、高度,位移等。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方法是
①选定研究的系统和一段位移。
②分析系统所受外力、内力及它们作功的情况以判定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分析系统中物体初末态位置、速度大小以确定初末态的机械。
然后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列方程,解方程,验算讨论。
四物理题解常用的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结合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直至求出未知量。综合法是将各个局部(简单的部分)的关系明确以后,将各局部综合在一起,以得整体的解决。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入手,将各已知量联系到的量(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综合在一起。实际上“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应以分析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解答物理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看懂题。所谓看懂题是指该题中所叙述的现象是否明白?不可能都不明白,不懂之处是哪?哪个关键之处不懂?这就要集中思考“难点”,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不懂题,就不要动手解题。
若习题涉及的现象复杂,对象很多,须用的规律较多,关系复杂且隐蔽,这时就应当将习题“化整为零”,将习题化成几个过程,就每一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步: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就每一过程写出该过程应遵循的规律,而后对各个过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
第三步:对习题的答案进行讨论.讨论不仅可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还能使学生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知识面。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1《电阻》word教案1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word教案1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4《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5.4《家庭安全用电》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6.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2《变阻器》word导学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word导学案1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4《电压和电压表》word教案1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2.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word导学案3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1《电阻》word导学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第1、2课时)word导学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二课时)word教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4《电压和电压表》word教案2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4《欧姆定律应用》word导学案3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2.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word导学案2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7.1《信息与信息传播》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4《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3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word教案2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5.3《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第1、2课时)word导学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2《电路的基本方式》word教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2.3《苏科版比热容教案》word教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2《电路的连接方式》word教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3.4《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第1、2课时)word导学案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6.2《电流的磁场》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4《欧姆定律应用》word导学案1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6.4《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