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高考物理评析:注重基础”查字典物理网首发,更多关于2016高考答案、2016高考真题等信息,请访问查字典物理网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2016年高考真题及答案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直播解析
2016年的北京高考物理试卷,继续体现物理学的大气、基础、普适、实用、亲切、简洁之美。是一份内涵丰富,具有首都特色的试卷。
试卷在继承首都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思路,稳字当头,稳中有新,深化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
试卷结构合理,考查学生多年的学习积累,会有很好的区分度。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高于往年,本试卷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学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
今年的物理试卷具有如下鲜明特点:
一、 注重基础
试卷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例如,13—15题,考查了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规律。比如第13题考查了原子物理的知识,学生得掌握能级及跃迁的概念。比如第15题,考查了简谐运动,要求学生将实际的运动和图像结合起来。
例如,21题,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包括打点计时器的正确使用,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考查了实验数据的处理,包括图像的处理。
例如,23题考查学生的基本方法。考查了物理学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类比的方法等,还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二、坚持对能力的考查
坚持对能力的考查,这是近些年北京物理高考试卷一直坚持考查的内容。今年特别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其中重点考查了物理学中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探究能力,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上,又对其中的阅读能力,建模能力,表达能力,联系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例如,20题,是一个关于雾霾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也是联系实际的问题,对雾霾社会环境问题的分析,要求考查能够建构物理模型,从动力学、运动学的分析到微观解释,还涉及了热学知识的迁移。
例如,24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非常全面,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探究能力,还包括建构模型、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
三、注意联系实际,体现中华传统文化
物理学的发展源于实践,物理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物理学与现代生活,现代生产,科学技术息息相关。联系实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例如,第17题,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且能够对地磁场的有关问题做出分析。
例如,第24题,联系科学技术前沿成果,突出考查学生建模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适度开放设问,体现思维过程
本次试卷适度开放设计,体现思维过程,引导中学物理教学重视培养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例如,第21题的第(5)问,第23题第(3)问等。
五、希望
某些题目的呈现方式和解答方法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可能有些不适应。例如第24题第(2)问。希望在稳字当头,稳中有新的基础上,物理试题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考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这是一个新情景问题,尽管第(1)问搭了一个台阶,但学生也很难建构相应的物理模型,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也没有学生熟悉的物理量、物理符号,从定量的计算到定性的说明,学生缺乏实践,学生很难把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方法和能力尽情表达出来。
机械能及其转化学案
杠杆学案2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学案
认识磁场学案
汽化和液化课件3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学案
汽化和液化课件4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透镜学案
2016届中考物理教材知识梳理学案9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案1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学案
2016届中考物理教材知识梳理学案7
汽化和液化课件5
多普勒效应教案2
运动的快慢学案
汽化和液化课件6
惠更斯原理教案
时间的测量及误差课件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案3
时间的测量及误差课件1
杠杆学案1
曲线运动学案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学案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教案
机械运动复习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运用导学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