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差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差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这些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二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探究的方法,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物理教学方法运用好坏也是差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二、对差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关键在自身,但教师的外因作用也不可忽视。
对差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应经常鼓励这些差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分层要求,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差生学习兴趣
大凡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这样,物理教师有义务帮助化结。一般来说,差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者的对立面。所以,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面批、多激励。
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实验逐步地进行指导。这样,通过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去熔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物理学习上去。
3、充分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差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对此教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利用。正效应主要有:(1)思维批判性。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2)好胜心。表现在他们不再是听话、顺从,而是勇敢、有闯劲,这种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
(3)求异思维。书本知识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却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不免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地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从第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给予积极引导,或许能使这些学生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其次,得体有效地利用逆反心理来消除逆反心理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讲波的干涉、衍射时,可向学生介绍光也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通过以下简单的实验即可观察到: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均匀地涂上一层墨汁,待干后,划一条狭缝或靠得很近的双缝,通过狭缝看太阳,即可看到美丽的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现象(不过此实验难度较大,缝划得很细,现象才能清晰,一般同学不易做成功)能激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兴趣。
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毕业高级中学等学学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0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精选五(重庆市)
2007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物理部分)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物理化学综合试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浙江省诸暨市重点中学提前招生考试科学试卷
2007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湖北省洪湖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200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江苏省泰州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精选八(太原市)参考答案
2006年各地中考物理笔试题精选二(武汉市课改区)参考答案
湖北省洪湖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07年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精选八(太原市)
2007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07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考试物理、化学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精选七(南京市)参考答案
2007年甘肃省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物理考试试卷
200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精选九(无锡市)参考答案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2006年怀化市初中毕业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精选七(南京市)
200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精选四(宁波市)参考答案
200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题(物理部分)
2007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物理化学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2007年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