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是指思想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当前,我国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行创造教育,把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以培养创造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迎接以创造力为核心的21世纪的到来。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应该研究、探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方式方法,并付诸……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是否也能产生电流呢?接着我给学生做了一个引导思路的演示实验:将一根铜线直接绕在条形磁铁上,铜线的两端接入检流计。结果:无电流产生。此实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绝大多数学生自觉进入思考状态,他们会这样想:有了磁场不一定就有电流产生,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电流呢?学生的精神状态使我想到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的时机已经成熟。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定在刚才的演示实验中有电流产生,我们将会得出什么结论?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和时间之后,我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推演:假定导体中有电流,那就有电能,电能从何而来,凭空产生。至此,绝大多数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既然能量不能凭空产生,要得到电流,必须有其它形式的能量向电能转化。此时,我再做课本上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很顺利地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通过学生作业反馈得知,学生对电磁感应理解较为深刻,能较好地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创立具有创造气氛的情景,恰当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有许多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有着多种解题途径。通过比较选出最合理、最简洁的思路,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例: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放一矩形金属框,框的一边AB可紧靠着框架无摩擦地活动。如果AB边质量为m,长度为L,AB边有效电阻是R(框的其它边的电阻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求当AB边匀速下落时,它的下落速度是多大?(以上各量均为国际制单位)。本题对职高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作为课堂例题,我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完成。
附图
〔解法一〕(学生一般只会想到此法)
a.分析受力:如附图所示F为安培力
b.运动分析:mgF时,作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F也越来越大,F=mg时作匀速运动。
于是可由下列方程联立求解
ε
ε=BLV①I=─②F=BIL③
R
mgR
mg=F④解之得:V=────
B[2]L[2]
解法一完毕之后,我提醒学生能否从能量角度来解答这道题。
提示:匀速运动时,能量转化有何特点?引导分析:匀速运动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断减少,转化为电能。
〔解法二〕:AB匀速运动时,由于重力势能的减少全部转化为电能,根据能量的转化及其守恒有:
ε[2]B[2]L[2]V[2]
mgv=─=────────
RR
mgk
V=────
B[2]L[2]
通过长期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必然会有所长进。
三、加强直观教学,发展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中的很多定律是通过直觉思维获得的。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建立直观的思维形象,有利于接受知识和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重视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有感性、直观的认识,如在讲到自感现象时,就要做好课本上的两个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当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导体本身就产生了感生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变化的;讲到电流的磁效应,要做好奥斯特实验,通过小磁针的偏转,直观地说明了电流能够产生磁常有实验为基础,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其次,要充分重视学生实验,能做的实验要坚决做,通过学生亲手做实验,在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为直觉思维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发展创造性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积极的创造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因此,要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欲望,首先就必须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1.采用问题教学法,引起学生需要。例如,我在讲变压器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现有用电设备,电动机额定电压380V或220V,照明电路和家用电器额定电压220V,机床照明只需36V以下电压,电子设备中还需多种电压,而高压输电则需要用110KV或220KV,如果采用许多输出电压不同的发电机来给它们分别供电,存在什么问题?言语不多,却象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
2.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的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它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创造思维。例如,练习使万用表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订了一个学习目标:在看不到灯丝的情况下,检查其是否烧断;检查收音机中变压器是否烧坏。目标明确之后,我发现学生学习非常积极,又快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应当说还相当多,以上谈到的四种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应用,均可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地球动力与天体运动
用锯条研究音调、小孔成像的像和凸透镜成的实像
球顶形扬声器基本知识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重力教案
科学家称在年轻星团的恒星中重力并非主导力
军用的望远镜
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
电冰箱原理
量子物理或可“操纵”过去事件
人造卫星的发射轨道
可爱的汽车,可怕的尾气
物质有10种物态
大磁铁为什么吸不起热钢锭?
力学参照物所蕴含的物理思想
火焰究竟是什么物质
鸟类威胁航空安全
运载火箭
科学史一些不可思议错误
地球中心为什么很热?
物理教学设计——功率
响尾蛇导弹
雨衣上的学问
生活中的物理学
大自然的利剑——雷电
从光的干涉现象谈光的本性
晶闸管的选用经验
脑电波可以变成能源
关于静电除尘
原子论的创始人
地磁场奥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