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呈现粉笔与语言解释不清的教学信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我们通常发现这样的课堂情境:上课老师凭借鼠标,一会儿展示精美的文字图片;一会儿插播一段动画录像,而学生们个个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盯着那投影幕布……老师就是不写一个粉笔字。是不是有了多媒体,我们就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用课件代替传统板书呢?笔者针对此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反复实践、探索,最后深深体会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方面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
一、传统板书具有信息传递的持久性
诚然,运用课件能够实现板书,但由于屏幕的限制,画面所显示的信息随着下一个信息的出现而消失,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性和持久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一堂课下来,学生看到了许多却没有什么印象,所形成的记忆零散而不系统。而传统板书,是随着师生的思维从课始到课终逐渐展开的,经过一定的逻辑过程而建构的学习脉络,不但能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体现知识体系,而且能长时间为学生传递整堂课的信息,还有利于那些开小差的学生,一看黑板就知道老师现在讲到什么地方了,顺利重新进入学习。我在《运动和力》的多媒体复习课中,在黑板上逐渐写下板书,该板书结构完整,逻辑清楚,知识系统化,促进了学生知识活用。
二、传统板书具有形象直观性
多媒体课堂,教师把讲课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将教学信息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听到的同时还能看到。例如,我在上新课《浮力》时,采用实验和多媒体展示,并随着思绪逐渐在黑板上形成板书。板书形如一个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体(气体)中,形象直观。学生把听与看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有助于联想理解与联想记忆。
三、传统板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预设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牵着师生的鼻子走,很难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即使教师有能力在课堂上针对突发事件临时修改课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表示间隔较远的联系。而黑板这时有了用武之地,使教师处理多媒体课堂生成的教学信息得心应手。黑板随写随看随擦,内容增删方便;随圈随点随画,信息提示灵活。这样老师既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突出了重点,又顺应了学生思维,减少了思维障碍,降低了思维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传统板书具有较强示范性
学生的解题书写、作图、制表等方面的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它离不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作用。物理教师亲手在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或绘制示意图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传递着示范信息。如我在教学生画杠杆力臂时,在一个班采用PPT课件分步展示,结果学生在自己作图时却无从下手,而在另一个班采用三角板逐渐演示画出,学生目睹了老师作图的全过程,自己动手时胸有成竹,消除了作图时摸不着头绪的烦恼。
五、传统板书具有亲切感
一节物理课的重点和难点及思维过程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流畅漂亮的书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搭配合理的色彩,比起千篇一律的电脑方块字,更让人倍感亲切,赏心悦目,兴趣盎然。
无论我们的教学手段多么先进,多媒体课件制作得多么精美,教学方法多么得体,都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板书。因此,我们在多媒体课件得宠的今天,别冷凉了传统板书。合理地使用传统板书,能使多媒体课堂更具生气与活力。正如王松泉先生所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
存在能源危机吗导学案1
物态变化基础知识强化训练
物体的运动基础知识强化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11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4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27
内能学案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25
串联和并联学案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17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6
变阻器学案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26
透镜基础知识强化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22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2
升华与凝华课件
热机学案
光的色彩颜色课件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20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
物体的运动综合培优强化训练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7
2016届新课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件19
声现象强化训练
透镜综合培优强化训练
物态变化培优强化训练
两种电荷教案
存在能源危机吗导学案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