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物理题中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和根本。如何引导学生处理习题中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作一些简单的总结。
一、挖掘隐含的已知条件
某些习题的条件不是直接地告诉我们,而是隐含在题目之中,要我们用学过的知识去判断、分析,它可能是某一常数,某一等量关系,某一应熟记的物理量。若在审题中就能看穿,并加以挖掘,则问题就迎刃而解,手到题成。
例如:已知在地球表面一航天员的质量是70kg,当该航天员飞到月球上时,它的重力是多少?
此题中地球表面的重力常数和月球上同一物体的重力应是地球上的1/6这两个条件应是基本的常识,一般题中不直接给出,而是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是否具备,平时是否注意收集。如果上面提到的这两个隐含的条件都能知晓,则这样的题的解答就易于反掌了。
二、创设合理的假设条件
有些习题的题给条件明显不足,这给解题就带来了困难,若能假设一个合理而又巧妙的条件,则问题就会变得简单,似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要会假设一个条件来帮助解题,是要一些基本功的,就好比做几何题时要画的辅助线一样。
例如:求质量比为2:1的金铜合金的密度是多少?(已知金的密度为19.3×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本题中为了解题,可设金的质量为2m,铜的质量为m,再求出金的体积V金和铜的体积V铜,然后用3m/(V金+V铜)算出合金的密度即可。显然,本题中的假设2m与m是关键,若不设金、铜的质量,本题难以求出。由此可见,假设在解题时的重要性。
三、选择合适已知的条件
有些特殊的习题中的条件很多,是不是所有的条件都要,怎样选择是个大问题。解题时,要先对这些题给条件进行甄别、比较、分析和筛选,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进行解题。
例如:在面积为300cm2的水平桌面上正中央放有一正方体实心铝块,已知铝块的质量为2.7kg,试求该铝块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本题中如不注意很容易认为桌面的受压面积是300cm2,而实际上通过计算发现铝块的底面积只有100cm2,显然,桌面的受压面积应为100cm2而非300cm2,对此两个面积,谁才是受压面积,这里有一个选择的问题,而且本题中的100cm2还是隐含的,所以在做这样一类习题时,更要细心。
四、甄别多余的已知条件
为了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规律的掌握情况,许多习题中故意设置了一些对解题无关,反而起着负面影响的多余的条件,对这样的条件我们要认真,及时地排除,否则会影响解题的正确与否,平时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比如:某人用500N的水平力,把重为3000N的箱子沿水平方向推动20m,那么此人做功的大小是多少?本题中3000N的重力对解题没有帮助,且易混淆,应排除,此人推力做的功应是W=Fs=500N×20m=10000J。
总之,在解题中要善于运用题中已给的和隐含的条件,充分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进行解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了基本的概念,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原理,就一定能从各种类型的条件中找到最佳切入点,完成解题任务。
2016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压强和浮力
2016年高二物理期末考必背知识点:电场
案例撰写格式
运动的描述期末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物理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必做试题练习(含答案)
物理教法学法
2016年初二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检测《物质的物理属性》
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答案)
谈中学物理教师的基本素质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必做试题练习
2016年中考物理名师指点:如何轻松拿满分
物体浮沉条件中易错易混问题解析
2016中考物理备考名师辅导:学好初中物理总结五点
2016年高考理综物理第一轮复习:紧跟老师复习进度
物理作图题的类型与方解法揽要
2016年高二物理期末考复习题: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中考物理名师指点:物理复习策略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要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2016年高二物理期末必背知识点:电荷、库仑定律
“学案导学”的反思
精选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题:分子热运动
2016学年物理高二年级期末考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复习检测题
人教版初三物理期末知识点复习:直线运动公式
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练习:第七单元
热机随堂检测练习题:鲁教版初三物理
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2016中考物理名师指点复习:摩擦力的思维障碍点分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十大策略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