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往往只注重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却对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重视不够,影响了课堂效益。本文试从总结的三个原则和两个注意点来阐述如何对课堂提问对象进行正确选择。
[关键词] 课堂提问,对象,原则,注意点,顺序,愿望,机会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也是反馈调控,教学交流的首要方法。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问者,不仅问题要精心设计,而且提问对象的选择也要得当。
然而,笔者发现,由于广大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缺乏研究,操作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1)只要在问题设置上深入研究即可,提问谁无关紧要;(2)为快速获取完满的答案,提问集中在几个优生身上;(3)为让学习后进生不分散注意力,专挑选他们作为提问对象;(4)认为课堂教学以一般学生的水平为出发点而过多地提问具有一般水平的学生。由于上述认识误区的存在,课堂提问往往既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也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无法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也难以激发后进生;甚至影响到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联系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上首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宽广性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而且调查表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具有回答教师提出问题的愿望和要求。因此,课堂提问的面应尽可能宽广些,不仅要提问优生,也要提问中等生和学习后进生,作到好、中、差多方面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的需求,切忌仅提问少数几个学生甚至只提问某一学生。
2.量力性原则。
所提问的对象必须是对所提出的问题在经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回答或基本能够回答的同学。换句话说问题的难易与提问对象的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避免学生能力有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并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的积极性;或者因问题过易(学生能力过强)而失去提问所欲达到的预期目的。
3.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总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来进行的。因而在选择提问对象上应该注意提问所欲达到的目的。比如说,在检查知识的提问中,若提问是为复习巩固旧课内容,应尽可能提问中等程度的学生,因为他的水平最能代表一般同学所掌握的水平;如果提问是为巩固当堂所教(学)的新知识,则可提问学习程度较高的同学,因为他们的正确回答能起到表率作用,有利于其他同学对当堂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如果提问为检查教学效果,则要多提问程度较差的学生,因为只要他们理解并掌握所教(学)的知识,其他同学往往也就不成问题了。
以上三点原则不能孤立看待,尤其是宽广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宽广性并不是指一个问题问便所有学生,而是要兼顾量力性,在一节课中尽量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让所有学生有兴趣、有自信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堂提问对象选择除了注意上面三个原则外,针对发现的问题,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1.为使提问发挥最大的效益,让每个学生都开动思维,在呈现问题与选择对象的时间顺序上,切忌先指定提问对象再呈现问题或按一定顺序对学生进行发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再指定回答的对象,避免因过早指定对象而被动地让其他同学感到回答无望或因不需自己回答而不去思考,影响思维积极性;
2.要给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以大致相当的作为提问对象的机会。有些学生,尤其是坐在后排或两边的学生,往往容易被老师忽视,久而久之,很容易挫伤其积极性,使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疏远,甚至造成部分学生“事不管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冷漠,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解决方法是视课堂气氛,适时面向全体学生灵活选用轮答、抢答、抽签回答、分组辩答、记分等方式。
很多教师抱怨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举手回答的积极性反而下降了,甚至在某些班级,一个问题呈现出来,从表情观察出没有几个学生在思考。笔者认为万不可简单的把这归结为普遍现象,教师应反思自己平时课堂提问中除了问题设得“巧”,提问对象是否还“巧”?只片面理解或运用三个原则和两个注意点,效果一定也差强人意。三个原则互相渗透,是正确选择提问对象的方向,两个注意点进行补充,弥补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笔者综合运用以上几点,在近两年的试验教学对比发现,实验班级学生无论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还是成绩上来看,都优于其他班级,最突出的是不及格率明显低于其它班级。这里试把自己的一点感悟写出来,仅作抛砖引玉。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出现更多的“智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A].陶行知文集[C].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887.
[2]周琴,吴吉.课堂提问:不要“热闹”要“有效”[EB/OL]. http://www.czsycz.com/home/keti/ShowArticle.asp?ArticleID=451,007-04-05/2008-08-28.
中考物理复习指导知识点:二力F1和F2平衡
中考物理复习指导
广州中考物理100天复习规划
关于中考复习物理要注意五重视
中考物理复习指导之压强浮力
中考备考物理选择题的八种解法复习指导
中考物理力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复习指导
2015中考物理凝固复习指导
中考物理69个易错点复习指导汇总
中考物理复习指导建议说明
中考物理备考热和能复习指导
中考物理力学大题解题步骤复习指导
2015中考物理选择题复习指导八种技巧性解法
中考初三物理全年复习指导规划
中考物理压强知识点复习指导
备战中考物理复习指导五点
2015中考物理复习记忆知识十法
关于中考物理实验复习的总结
中考物理阅读题复习指导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复习指导四步走
中考物理复习指导通关秘籍11招
中考物理实验题复习方法指导三要点
中考物理考点简单电路练习
中考物理复习指导之基本仪器的使用
中考物理复习指导及策略
中学物理全反射复习指导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范围题简单归类复习
2015年中考物理概念知识复习汇总
中考物理力的作用相关知识复习指导
关于中考物理复习应回归教材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