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怎样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谈些认识和看法。
一、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教师要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1、结合实际,启发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讲“机械运动”一节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观察以不同的参照物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最好体验一下坐在汽车或火车上的情景。在学习“浮力”一节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水中戏蛋”的试验,即先让鸡蛋沉在清水杯底,逐渐倒入浓盐水,发现鸡蛋竟然会离开杯底,并且逐渐上浮,停止倒盐水,鸡蛋将“悬浮”在盐水里,这是为什么?若继续倒入盐水,就会看见鸡蛋又会向上浮,直到有一部分蛋壳露出水面,鸡蛋漂浮在液面上为止,这又是为什么?
2、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自制教具做演示实验:在一条橡皮带上放一小木块,小木块连着一个指针,观察皮带运动速度和指针偏转情况。当慢慢转动皮带时,指针由零逐渐增大,这是为什么?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开始时小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由小变大,达到最大时为最大静摩擦力。当皮带运动速度加大,小木块开始滑动时,小木块受到的是动摩擦力,说明动摩擦力比最大静摩擦力小。
3、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一些具体方法:对比观察法:例如在研究透镜成像规律中,蜡烛在焦点内和焦点外,像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分步观察法:对于复杂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程序进行观察;归纳观察法:即从一个个的现象观察中,先得出一个个结论,然后归纳出一般规律。例如,力的概念是从推、拉、提、压等现象中,最后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二、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体现在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只有把认识过程充分而合理地展示出来,学生才能看到科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从而学到科学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提出问题——大多数人从生活经验中都感受到,只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运动。难道只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运动吗?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吗?
演示实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和木板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
分析推论——从实验中看出,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慢,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从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物理学中应用逻辑与直观、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理想化论证方法。
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结合物理教学特点,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
力和机械练习题
简单的运动计算题练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题
压强与浮力练习题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练习题
热现象和简单电路单元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试卷
8年级物理物体运动专题练习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1
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阶段练习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
粒子宇宙提优拓展专题训练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试卷
课改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和答案
苏科版初二物理试卷
初二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练习题
苏科版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测试卷
电压电阻练习题
上科版八年级下期期末物理试题
第二章物态变化练习题
初中物理概念和公式总复习
密度探究训练题
苏科版第十六章电磁转换复习练习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自查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三章光现象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题
粒子与宇宙单元练习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