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是由透明的玻璃、水晶等物质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它是折射镜,其折射面是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一个平面的透明体。透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凸透镜和凹透镜。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的叫凸透镜,有双凸、平凸、凹凸三种;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的叫凹透镜,有双凹、平凹、凸凹三种。
我们怎么来区别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呢?通常用“手摸厚薄、眼看像征和光过聚散”的方法,即:
1.手摸厚薄
这是从这两种透镜的外形特征着眼,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左图),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右图)。
2.眼看像征
这是从透镜的成像不同的特征着眼来加以辨别的。
(1)用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成正立、放大像的是凸透镜(左图),成正立、缩小像的是凹透镜(右图)。
(2)用透镜望远处的景物,成倒立的像是凸透镜(左图),正立的则是凹透镜(右图)。
3.光过聚散
这是从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入手加以辨别的。把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放一张白纸在透镜下,调节透镜和白纸之间的距离,若能在纸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焦点)的为凸透镜(左图),在纸上看到一个放大光圈的是凹透镜(右图)。
以上三种方法简便、易行、有效,至于实际使用哪种判断方法,要随场合变化而变化,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宜一概而论。例如,如果待辨别透镜的中央与边缘的厚薄差异不明显,就不能用“手摸厚薄”的方法,况且光学镜面一般是不允许用手直接去摸的;再如在有太阳光与没有太阳光的场合,所选的方法可能不同;而“眼看像征”不失为一种好的辨别方法,可用“观近望远”两法,它不易受人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沪科版[2012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ppt课件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1.1《走进微观》ppt课件
沪科版[2012版]八年7.2《力的合成》ppt课件
沪科版[2012版]八年8.1《压力的作用效果》ppt课件3
沪科版[2012版]八年第三章《声的世界》ppt复习课件
沪科版[2012版]八年第四章《多彩的光》ppt复习课件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1.2《看不见的运动》ppt课件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4《做功的快慢》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4份打包)
沪科版[2012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ppt课件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5份)
沪科版[2012版]八年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ppt复习课件
沪科版[2012版]八年7.2《力的合成》ppt课件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ppt课件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3《做功了吗》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4份)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2《探索之路》ppt课件
沪科版[2012版]八年8.1《压力的作用效果》ppt课件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5《机械效率》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5份打包)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6《合理利用机械能》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4份打包)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1《杠杆的平衡条件》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5份打包)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1.1《走进微观》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3份打包)
沪科版[2012版]八年8.1《压力的作用效果》ppt课件4
沪科版[2012版]八年7.3《力的平衡》ppt课件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1《走进神奇》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6份)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3《做功了吗》ppt课件
沪科版[2012版]八年7.3《力的平衡》ppt课件1
沪科版[2012版]八年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4《做功的快慢》ppt课件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2《探索之路》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6份)
沪科版[2012版]八年8.1《压力的作用效果》ppt课件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6《合理利用机械能》ppt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