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的考查类型之名师指点
观察和实验是我们学习物理学科的基础和有力手段,在如今的中考实验题的考查中,题源主要来自于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及小实验制作等。近年来各地中考的实验题形式多样,内容灵活,就实验题在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来说可以总结为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三类。
一、测量型实验
测量型实验主要是考查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又分为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直接测量型实验就是用对应的仪器、仪表直接测出物理量的值;间接测量型实验就是根据待测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式,先测出式中的其他量,然后算出该量。
例1.(08辽宁省十二市)小星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向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把空杯子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放入10g砝码后,再用镊子向右盘夹取砝码,发现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向右偏;取下它,指针向左偏,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横梁再次平衡后,如图所示,杯子的质量m0=_______
(3)他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和足够的水,完成以后的实验操作,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及所测物理量的符号:
第一步:
第二步:
(4)牛奶密度的表达式:?籽牛奶=_______。
解答:(1)右;(2)移动游码14g;(3)①在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杯子与水的总质量为m1②将水倒出并擦干杯子,再向杯中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杯子与牛奶总质量为m2;(4)(m2-m0)?籽水/(m1-m0)。
二、探究型实验
探究型实验就是以生活或社会中的常见问题作为探究的对象,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进而将问题解决。探究型实验一般选择富有探究性的问题为探究对象,然后按照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逐步展开。探究型实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探究性、启发性、开放性和设计性,同时强调操作性。
例2.(08陕西)小芳同学观察到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V形或U形,这引起了她的好奇。
[提出问题]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二: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于是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绳、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选取材料和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若干。
(2)将一张纸条折成V形,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子。在两火柴盒中逐渐增加数量 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折为止,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根数。
(3)将纸条分别折成U型、圆弧型,重复步骤(2)。
(4)更换纸条,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
[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交流与合作]
生产、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如巨大的铁桥中多处使用了U形钢材。请你举出一个利用V形或圆弧形结构的实例 。
(2)若要探究猜想二,实验中应使所选物体的 。
解答:相同。完全相同的纸条,圆弧形承受的压力最大。V形:角钢、厂房的屋架、塔吊支架;圆弧形:隧道顶、桥洞、拱形桥。形状和长、宽、厚相同。
三、创新型实验
创新型实验是近年来随着中考实验命题的改革出现的命题形式。它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用最基本的测量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一种新的实验题型。它涉及到对原有实验重新认识和再加工、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方法的变化、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它不仅能够考查学生对原有实验的掌握情况,还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例3.(08哈尔滨)学生在学校体育馆进行排球训练时,班级物理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测量排球被击打落地后形变最大时对地板的压强,如图所示。
(1)写出该测量的实验原理以及需要使用的主要实验器材。
(2)请你设计该测量的实验过程。
(3)为了使测量的误差较小,你建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写出一条即可)
解答:(1)实验原理:P=F/S;实验器材:排球、体重计、方格纸。(2)实验过程:①使排球落在地面的方格纸上留下印痕;②把带有印痕的方格纸铺在体重计上,用力压排球,直到形变与印痕重合,得到压力的大小;③利用方格纸计算出排球印痕的面积;④利用公式P=F/S计算出排球形变时对地板的压强。(3)①用少量水涂在排球上,使排球落在纸上后留下清晰的印痕;②测压力时应缓慢压球,直到球的形变与印痕边缘重合;③测量面积时,尽量选择小的方格纸。
蒸汽快艇模型
演示蒸汽轮机工作原理方法二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七
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方法二
演示蒸汽轮机工作原理方法一
微小多用压强计
演示内燃机工作原理方法一
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桶裂法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液压千斤顶模型
轴流泵模型
液体对压强传递的测量(压强计法)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十一
玻璃在高温下转化为导体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二
电阻丝加热法演示沸点与压强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三
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演示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九
U形压强计显示法
红水柱下降法演示液体蒸发致冷
汽轮机模型装置二
演示内燃机工作原理方法三
喷汽反冲器制作方法二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五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一
木棒受潮转化为导体
铁底塑料胶片管
固体分子间的引力
无体泵模型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