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中考物理名师指点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浅谈2013中考物理复习的策略 一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2013中考物理复习的策略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在本学期结束新授课程,下学期进入中考复习。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以本为本,解决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第三轮复习则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并注意学生心理和应试技术与策略的指导。下面具体谈谈复习的策略。
一、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
对任何复杂或简单的题目的解答,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面对我校实际学情,我们决定把初中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单位及换算、需记常量、实验目的和原理等梳理出来,并印发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和深刻的印象。同时,重视如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因为通过分析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后,我们不难发现,物理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和突出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比如鉴别物质的密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压强;比较做功快慢的功率;热量与物质关系的比热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阻等等。
2、设法纠正学生从生活经验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譬如,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等等。
3、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要引导学生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并充分利用实验,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来夯实学生的基础。如: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容易到位,常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关,不能认识到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对理想平面的假设有些学生不能理解等等。
4、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如:对电学知识,学生往往害怕的是电路部分,尤其是根据题目的要求连接实物电路、故障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计算等。究其原因,有的是串联、并联混淆不清;有的是电表测量什么物理量张冠李戴;有的则是不注意电路的非正常部分,如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等。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误,归根结底就是不会分析电路。因为分析电路是解决一切电路问题的关键,电路到底是串联、并联,是发生了断路、电源短路、还是局部短路,都必须通过仔细分析题意搞清楚。电路分析正确了,后面的进一步思考和解题才有意义,正确率才能提高。当然在重视主干知识复习的同时,也要对知道类知识复习到位,不要遗漏。
5、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例如,实像和虚像,压力和重力,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等,通过比较和整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6、要重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这会得不偿失。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问题、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7、要分析和研究新旧教材在知识点、信息点编排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与原来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相比,苏科版物理教材新增加的内容,譬如: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夸克、宇宙探秘、天文单位AU、永动机问题的讨论等也值得引起关注。
二、关注热点和盲点
年年中考年年变,但万变不离其重,物理学中的一些主干知识仍然是每年中考热点。因此,我们在第二轮复习中将以《中考指要》中圈定的知识点为着眼点,以2006年十三市中考乃至全国各地中考题型汇编资料为载体,围绕考点,突出重点,譬如:重要知识点中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电功、电功率、能量、内能重点实验中的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我们将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现在中考的另一导向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通过收集和挖掘2006年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②关注时事新闻(如朝鲜进行核试验)。③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④关注问题情景(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又如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和铅球,用脚轻轻一踢,足球会运动起来,而使铅球运动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针对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⑤关注探究过程(例如一般情况下光传播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什么?)。⑥关注探究过程的思考(例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对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是为了什么?你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纸片间压强大小变化的)。⑦关注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等)。⑧关注生活中的现象(例如芳芳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杯牛奶要比煮沸一杯水快。这是为什么?请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善于利用因特网采集热点信息,为教学服务,为中考复习服务,同时还应当关注新闻热点,注意捕捉新闻事件中所包含或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并善于与复习课教学有机融合起来。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5《密度与社会生活》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6《二力平衡》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6《二力平衡》WORD教案9
人教版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6《二力平衡》WORD教案2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2《质量》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1《宇宙和微观世界》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6《二力平衡》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6《二力平衡》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3《密度》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1《宇宙和微观世界》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6《二力平衡》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5《密度与社会生活》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1《宇宙和微观世界》WORD教案4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