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读者一定会问,如果我们的眼睛在水里几乎不能折射光线,那末穿着潜水服工作的潜水员又是怎样在水底下看东西的呢?要知道潜水员所戴的面具常常是装着平玻璃,而不是装着凸玻璃的。还有,儒勒·凡尔纳的“鹦鹉贝”号里的几位乘客们,能不能透过潜水艇的窗子观赏一下水下世界的风景呢?
放在我们面前的是个新问题,但是也并不难回答。要回答这问题,先要注意:我们没有穿着潜水服到水底下的时候,水是直接同我们眼睛接触的;戴了潜水面具(或者坐在“鹦鹉贝”号的船舱里),眼睛和水之间就隔了一层空气(还有玻璃)。这就在本质上改变了整个情况。从水里来的透过玻璃的光线,先要遇到空气,通过空气以后才进入眼睛。从水里用任何角度射到一块平玻璃上的光线,按照光学原理,在走出玻璃的时候并不改变方向。可是以后从空气进入眼睛的时候,光线当然又会折射。在这种条件下,眼睛所起的作用,同在陆地上完全一样。要解答这个使我们觉得迷惑的问题,关键就在这里。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见养鱼缸里的游鱼,就是这一点的极好的说明。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养成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分析学生思维障碍提高习题教学效益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如何讲好“研究液体的压强”这一课
谈中学物理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谈谈说课艺术
研究教学语言艺术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
试谈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
有关物理教学中的提问
论物理课堂教学的“举例”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中
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物理难学,物理难教”现象形成的教师因素分析
“学生说题教学法”初探
构成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要素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探索
实验改变人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造就创新人才
从观察牵牛花得到的启发
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对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标中作用的再认识
理科实验教学探析
撰写物理教研论文应怎样选题
例谈研究性学习
以设计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减负,增效”课堂潜力大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