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4.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发生转移。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能够提供持续供电的装制叫电源。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直流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导电。
7.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接通的电路电通路;断开的电路电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用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8.电流强度等于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I”表示电流,“Q”表示电量,“t”表示时间,则I=.1安=1库/秒。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9.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实验室用的电流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0.6安和0~3安;接0~0.6安时每大格为0.2安,每小格为0.02安;接0~3安时每大格为1安,每小格为0.1安。
10.电流表使用时: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用“V”表示。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电子手表用氧化银电池每个也是1.5伏,铅蓄电池每个2伏,家庭电路电压为220伏,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超过36伏。
12.测量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实验室用的电压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3伏和0~15伏;接0~3伏时每大格为1伏,每小格为0.1伏;接0~15伏时每大格为5伏,每小格为0.5伏。
【总结】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精心整理了中考物理电学复习概念汇编,可登录中考物理复习指导学习更多知识。
特斯拉
吴有训
信息技术与物理整合探究与实践
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物理教育
实践现代实验教学构想服务新课程改革需要
浅谈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双重地位
利用多媒体课件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探究式学习的七个认识误区
分层探究教学的一般模式
WaveCN软件在声学实验中的应用
瓦特
约里奥·居里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及原则
帕邢
帕斯卡
李耀邦
牛顿
托马斯·杨
电脑模拟与物理实验教学
走出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误区
利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饶毓泰
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查德威克和中子的发现
托勒密
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胡刚复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初探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