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中考临近,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物理复习指导,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如何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共有六种,虽然每种单独理解起来都不难,可一旦将它们放在一起,综合起来再去认识,它们之间的名称就容易混淆了。近年来,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的习题多了起来,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先明确两个问题。
一、选准研究对象
题目中是研究谁的,是谁的物态发生了变化,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如夏天,吃冰棒能解热,这是为什么?该问题的研究对象就是冰棒,它在嘴里熔化时要吸热,所以能解热;但有的研究对象不好选择,容易发生思维的混乱,如向手上哈气和吹气时,手的感觉为什么会不同?哈气时,是呼出的水蒸气在手掌上液化放热而使人手感到暖和的;而吹气时,是加快了手上汗液的蒸发速度,蒸发吸热加快而使手感到凉爽的。可见,它们的做法虽然相似,但由于手上感觉的不同,就推出了发生变化的对象不同,致使物态变化的过程也不同。
二、正确把握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
物态变化的过程归根到底就是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所以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一旦确定了,那变化的名称也就可以确定了。但在确定前后两种状态时,题目中常常有干扰因素的出现,如空气中的水蒸气及人眼看不到的气体常隐含起来而不说出,像水变没了、樟脑球变小了等;有的物质状态还有容易使人混淆的字眼,如白气、白雾等,明辩它们所处的状态也是一个关键,由于白气能被人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由小液滴组成的雾状物,由于小液滴的体积非常小,它能悬浮于空中,好像气一样,但它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同理白雾也是由小液滴组成的。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题,看如何选定研究对象和把握前后两种状态。
例1 (2005年宜昌)夏天,将冰棒从冰柜拿出来,它的周围会冒白气,这是( )
A.升华现象 B.凝华现象 C.液化现象 D.汽化现象
分析与解答:由于白气是液态,那么是谁变成了液态呢?是冰棒由固态变成的吗?如果固态冰棒变成了液态应该附于冰棒上,而不能在其周围冒白气,那是周围空气变成的吗?如果是空气变成的,使空气液化的温度应该是很低的,所以应该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研究的对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它由气态变成了液态,所以进行的是液化现象。应该选C。
例2 严冬的早晨,可发现玻璃窗上有一层美丽的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的,冰花在玻璃窗的外壁
B.室内的热气向玻璃窗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在玻璃的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窗放热凝华而成的,冰花在玻璃的内壁
D.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窗放热凝华而成的,冰花在玻璃的外壁
分析与解答:由于冰花是固体,是水凝固成的固体呢?还是水蒸气凝华变成的呢?是在室内形成的还是在室外形成的,这就是研究对象的选择问题。凝固和凝华都需要放热才能进行,需要遇到温度低的物体才可以,由于室外的温度低,所以一定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与室外只有一面之隔的玻璃放热而形成的;故研究对象是室内的水蒸气,它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故发生的凝华现象。应该选C。
可见,选准研究对象和把握前后两种状态是相互联系的,有时我们要反复比较、尝试才能将研究对象得出,从而揭示出解题的关键。
九年级物理温度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初三上学期物理电流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物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之压强的意义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密度知识点讲解
初三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九上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强和浮力
2014年初三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
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知识点讲解:第一单元
(必备)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知识:串联和并联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初三物理电与磁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燃料及其热值
初三物理比热容知识点考点解析
初三上册物理第五单元知识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5—16年初三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宇宙和微观世界知识点复习总结
2015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知识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多彩的物质世界
初三上册物理一单元知识点指导:比热容
九年级物理热机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上册物理温度知识点总结
新学期初三上册物理第1章必备知识点:内能
九年级物理光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归纳
15—16年新学期初三上册物理第2章知识点:热机
初三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讲解
初三物理浮力知识点讲解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