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我们从中不但可以发掘到中华民族深远灿烂的文化,还能探索到无限神奇的科学奥秘。并且,在最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中也时常出现古诗词题材。请看以下习题:
1.苏轼的《夜游承天寺逢张怀民》一词中写道:“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纵横,盖松柏影也”。苏轼巧妙的把月下松柏的影子看作了水中的藻荇。松柏的影子是由于形成的。
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不透明物体的阻挡而在其后面形成的黑色区域就是影子。影子的形成有力的证明了光在同种介质中师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2.人们在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有一句“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下列诗句也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李白 《 月下独酌》)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李白 《 月下独酌》)
C.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吕温 《戏赠灵澈上人》)
D.“青鬼来试人,夜深弄灯影” ( 施肩吾 《宿南一上人山房》)
分析:A、B、D三项中的“影”都指的是“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C项中的影是“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C
3,储光羲在《钓鱼湾》中写道:“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清澈的潭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些,这是因为所形成的。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诗人视觉误差
分析:水中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看到的是水中的虚象,而虚象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所以,潭水看起来浅了。
答案:B
4.孟浩然在《彭蠡湖中望芦山》写到“香庐初上日,瀑水喷成虹”。诗人不仅记录了虹这种自然现象,还揭示了产生虹的两个因素:太阳光和小水珠。小水珠相当于。
A.平面镜 B.凸面镜 C.三棱镜 D.凹透镜
分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时候,前进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而且把原来的白色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彩虹的形成实质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所以,小水滴起了三棱镜的作用。
答案:三棱镜
5.崔护在《题都城南庄 》中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夭夭其艳,灼灼其华”是因为。
A.桃花反射了红光
B.桃花吸收了红光
C.桃花本身会发出红光
D.桃花本身就是红色的
分析:我们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如果一个物体只反射红光而吸收了其他色光,那么,这个物体就是红色的。桃花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反射了红光。
答案:A
2014高考物理: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先易后难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开水不响 响水不开
名师点评高考物理北京卷:中档题难度加大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井水为何冬暖夏凉
2015年高考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江苏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物理部分考点有增减
2015届新高三学习计划:高考物理复习计划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奇妙的火焰
2015高考物理二十二个专题公式全解析
2014年陕西高考物理题目深度详解
物理考点双测:受力分析及力的合成分解
2014高考考前必知的物理应试经验
2015高考物理题型试题详解:实验题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电流电路知识考点
2015北京高考物理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初中物理常见隐含条件
2014高考新课标1物理试题分析:难度降低
2014年上海高考物理卷评析:考查应用能力
中考物理考点: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2014中考物理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福建高考命题专家点评今年物理试卷
2015高考北京卷物理解析:维持稳定无改观
2013高考物理:电学实验 高考物理几乎每年必考
2014年上海高考理综物理题深度详解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巧割啤酒瓶
中考物理知识考点:电阻电压
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 难度有所增加
2015年各地物理高考复习指导汇总
2013高考细节解读:物理用补图法帮助审题
中考物理考点:电功和电功率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