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_教学参考-查字典物理网
查字典物理网> 物理教研> 教学参考>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

查字典物理网 2016-05-23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采用文献法、专家访问法和逻辑思维法着重论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及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主要目的是探索适合21世纪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体育教育新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摘要题】学校体育

【关键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特征/内容/对策

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培养与造就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合格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学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与实施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面临的一个值得深入细致研究的重大课题。据查阅文献,目前围绕着这一课题虽有一些零星的表述,但系统、全面地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仅供参阅。

1 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

1.1 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2 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

素质教育是随着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教育事业得到了重视和加强,确立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教育工作总体目标,并在逐步贯彻与落实过程中强调要重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983年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的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为了搞好教体改革,1985年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渐显露。鉴于此,1993年党中央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鲜明地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了尽快统一认识,转变教育观念,1994年李岚清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随后,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更加明确了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大决策,应贯穿在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至此,一个以“一个根本宗旨”,“一个基本特征”和“两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的教育思想已经形成,并立刻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2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2.1 全面性

指教育对象而言。我国宪法第46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而非特定的阶级、阶层或特殊的群体与个体。《决定》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才是符合21世纪实际要求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

2.2 个体性

指教学对象而言。无庸质疑的是遗传、环境等的影响使每个人的身心发育水平不尽相同,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无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必然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受不了”的状况,这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强调“以人为本”,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特长,使他们人尽其才,学有所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2.3 均衡性

指教育目标而言。追求身体教育,以掌握“三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标的活动似乎已成主流,而追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具有稳定的情绪、刚强的性格、奋勇进取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工作却被淡化或漠视。这种重“身”轻“心”的教育是造成学生意志薄弱,心理卫生疾病增多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健康的定义来看,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精神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激烈的竞争,高度紧张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健康第一”的思想,既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身体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与提高,从而达到“身心并完”、“形神合一”的教育目标。

2.4 发展性

指体育教育过程而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次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概念。从“终身体育”的观点来说,体育教育是与人的生命共始终,是利用一切必要的体育资源(包括场地、器材与设施等)来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由此看来,学校体育仅仅是学生系统地接受体育教育的一个“短暂”的过程。众所周知,大学期间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和关键性阶段。体育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愉快地参加锻炼: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一两种今后能长期从事锻炼的项目和必要的锻炼知识,“学会锻炼”并科学地进行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走自我发展与完善之路。

3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3.1 智力方面

3.1.1 基本知识 是指与体育有关的各种理论知识,如体育史,体育政策、法规和功能,身体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体育锻炼效果的测定与评价,运动卫生与自我保健和各种专项竞赛的组织方法、裁判法与相应规则等,是体育室内教学的主要内容。

3.1.2 基本技术 是指各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技术动作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3.1.3 基本技能 是指能灵活熟练地运用与发挥所掌握的基本技术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运动技能,对于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与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非智力方面

3.2.1 体育能力 是指从事体育锻炼与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自我锻炼能力。指能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项目和适当的方式而积极地进行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奠定终身体育的根本。

(2)自我评价能力。是指能利用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对体育锻炼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自我调整锻炼计划,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能力,是不断提高锻炼效果的关键。

(3)自我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提高学生对各种天气、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和对各种自然因素的耐受力等。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是提高他们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调节身心状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组织与管理能力。是指对体育活动或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大学生既是体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又是体育活动的推动者。具备一定的体育组织与管理能力。对于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3.2.2 体育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主要是主动参与意识,公平竞争与顽强拼搏意识、健身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法规意识等,是高校体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3.2.3 体育习惯 是指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和自觉、持久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3.2.4 体育行为 是指一个人在体育运动中良好的精神风貌与道德作风的外在表现。包括竞技场上的体育行为,即尊重裁判,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与纪律,以礼服人,靠技取胜,顽强拼搏,奋勇进取及良好的自制力等,还包括竞技场外的体育行为,即以良好的心态正视对方和比赛结果,自觉地控制情绪与行为,为双方的精彩表演喝彩,做文明观众,当文明啦啦队等。

3.2.5 体育文化 体育不仅仅是一些外在的身体活动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文化形态,有着独特的、丰富的内涵。体育文化是指“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与行为等。体育文化外在的身体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已经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在高校体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4 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

素质教育是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需要的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尽快地将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务必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切实认真地加强领导、监督与管理,恪尽职守、狠抓落实,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4.1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主导,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4.1.1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做的定义可以看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有资料显示普通高校约有10%~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具有普遍性”,已经引起各个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和重视。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健康教育有关。因此,适当地调整课程设置、尽快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观,是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4.1.2 适当地调整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来看,智力因素的内容过多,而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偏少,致使教学中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造成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主要原因。素质教育不仅强调要重视学生智力开发,还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此可见,适当地增加非智力因素的内容,以掌握“三基”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4.1.3 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于谁是教学的主体,学术界曾有过争论,虽有异议,但基本形成共识,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精心地去设计、组织与管理教学,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实现“教”与“学”双方密切配合,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4.1.4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5种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中,“系统学习”的模式似乎是被广大教师所普遍采用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对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它“只能形成学生的复现认识活动,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而且硬性灌输,被动参与和机械性模仿,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可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教师与教学条件的可行性等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多样化,是使教学生动活泼地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4.2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必须坚持“以课外体育锻炼为重点”

4.2.1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 据观察和了解,一些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愿望,只是由于缺乏自己所喜欢的项目和教师必要的组织与指导而使锻炼计划搁浅。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建立若干个辅导站,通过教师定期的辅导与学生的进“站”锻炼,不断地提高他们体育意识,真正掌握一,两种今后能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项目,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并不断地提高健康水平。

4.2.2 积极地扶持与建立各种俱乐部 鼓励他们定期地举办各种比赛或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

4.2.3 延长场馆时间,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 《决定》明确指出要“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为给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条件,必须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通过延长场馆的开放时间和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来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

4.2.4 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行为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激发他们为了比赛而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逐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健身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地提高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体育比赛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等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采用文献法、专家访问法和逻辑思维法着重论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及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主要目的是探索适合21世纪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体育教育新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摘要题】学校体育

【关键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特征/内容/对策

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培养与造就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合格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学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与实施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面临的一个值得深入细致研究的重大课题。据查阅文献,目前围绕着这一课题虽有一些零星的表述,但系统、全面地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仅供参阅。

1 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

1.1 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2 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

素质教育是随着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教育事业得到了重视和加强,确立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教育工作总体目标,并在逐步贯彻与落实过程中强调要重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983年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的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为了搞好教体改革,1985年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渐显露。鉴于此,1993年党中央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鲜明地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了尽快统一认识,转变教育观念,1994年李岚清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随后,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更加明确了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大决策,应贯穿在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至此,一个以“一个根本宗旨”,“一个基本特征”和“两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的教育思想已经形成,并立刻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2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2.1 全面性

指教育对象而言。我国宪法第46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而非特定的阶级、阶层或特殊的群体与个体。《决定》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才是符合21世纪实际要求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

2.2 个体性

指教学对象而言。无庸质疑的是遗传、环境等的影响使每个人的身心发育水平不尽相同,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无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必然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受不了”的状况,这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强调“以人为本”,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特长,使他们人尽其才,学有所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2.3 均衡性

指教育目标而言。追求身体教育,以掌握“三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标的活动似乎已成主流,而追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具有稳定的情绪、刚强的性格、奋勇进取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工作却被淡化或漠视。这种重“身”轻“心”的教育是造成学生意志薄弱,心理卫生疾病增多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健康的定义来看,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精神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激烈的竞争,高度紧张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健康第一”的思想,既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身体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与提高,从而达到“身心并完”、“形神合一”的教育目标。

2.4 发展性

指体育教育过程而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次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概念。从“终身体育”的观点来说,体育教育是与人的生命共始终,是利用一切必要的体育资源(包括场地、器材与设施等)来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由此看来,学校体育仅仅是学生系统地接受体育教育的一个“短暂”的过程。众所周知,大学期间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和关键性阶段。体育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愉快地参加锻炼: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一两种今后能长期从事锻炼的项目和必要的锻炼知识,“学会锻炼”并科学地进行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走自我发展与完善之路。

3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3.1 智力方面

3.1.1 基本知识 是指与体育有关的各种理论知识,如体育史,体育政策、法规和功能,身体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体育锻炼效果的测定与评价,运动卫生与自我保健和各种专项竞赛的组织方法、裁判法与相应规则等,是体育室内教学的主要内容。

3.1.2 基本技术 是指各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技术动作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3.1.3 基本技能 是指能灵活熟练地运用与发挥所掌握的基本技术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运动技能,对于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与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非智力方面

3.2.1 体育能力 是指从事体育锻炼与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自我锻炼能力。指能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项目和适当的方式而积极地进行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奠定终身体育的根本。

(2)自我评价能力。是指能利用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对体育锻炼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自我调整锻炼计划,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能力,是不断提高锻炼效果的关键。

(3)自我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提高学生对各种天气、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和对各种自然因素的耐受力等。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是提高他们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调节身心状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组织与管理能力。是指对体育活动或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大学生既是体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又是体育活动的推动者。具备一定的体育组织与管理能力。对于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3.2.2 体育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主要是主动参与意识,公平竞争与顽强拼搏意识、健身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法规意识等,是高校体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3.2.3 体育习惯 是指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和自觉、持久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3.2.4 体育行为 是指一个人在体育运动中良好的精神风貌与道德作风的外在表现。包括竞技场上的体育行为,即尊重裁判,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与纪律,以礼服人,靠技取胜,顽强拼搏,奋勇进取及良好的自制力等,还包括竞技场外的体育行为,即以良好的心态正视对方和比赛结果,自觉地控制情绪与行为,为双方的精彩表演喝彩,做文明观众,当文明啦啦队等。

3.2.5 体育文化 体育不仅仅是一些外在的身体活动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文化形态,有着独特的、丰富的内涵。体育文化是指“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与行为等。体育文化外在的身体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已经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在高校体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4 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

素质教育是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需要的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尽快地将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务必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切实认真地加强领导、监督与管理,恪尽职守、狠抓落实,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4.1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主导,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4.1.1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做的定义可以看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有资料显示普通高校约有10%~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具有普遍性”,已经引起各个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和重视。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健康教育有关。因此,适当地调整课程设置、尽快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观,是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4.1.2 适当地调整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来看,智力因素的内容过多,而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偏少,致使教学中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造成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主要原因。素质教育不仅强调要重视学生智力开发,还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此可见,适当地增加非智力因素的内容,以掌握“三基”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4.1.3 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于谁是教学的主体,学术界曾有过争论,虽有异议,但基本形成共识,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精心地去设计、组织与管理教学,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实现“教”与“学”双方密切配合,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4.1.4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5种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中,“系统学习”的模式似乎是被广大教师所普遍采用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对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它“只能形成学生的复现认识活动,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而且硬性灌输,被动参与和机械性模仿,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可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教师与教学条件的可行性等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多样化,是使教学生动活泼地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4.2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必须坚持“以课外体育锻炼为重点”

4.2.1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 据观察和了解,一些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愿望,只是由于缺乏自己所喜欢的项目和教师必要的组织与指导而使锻炼计划搁浅。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建立若干个辅导站,通过教师定期的辅导与学生的进“站”锻炼,不断地提高他们体育意识,真正掌握一,两种今后能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项目,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并不断地提高健康水平。

4.2.2 积极地扶持与建立各种俱乐部 鼓励他们定期地举办各种比赛或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

4.2.3 延长场馆时间,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 《决定》明确指出要“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为给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条件,必须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通过延长场馆的开放时间和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来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

4.2.4 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行为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激发他们为了比赛而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逐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健身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地提高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体育比赛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物理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聂玉华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视频实录-吕谢依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侯彦辉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视频实录-李宁

【中考物理】武汉中考物理,电路选择压轴,究竟是什么难度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王吉昌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范宝玲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李峰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2《热机的效率》教学视频实录-韩冰雪

与"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相关的文章

热门物理教研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物理教案
物理课件
物理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