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定则手形的改进 在应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关系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因为螺线管的缠绕方式和电流方向变化的组合改变,不能正确按照“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的要求摆出手形,遇到学习障碍。
笔者应用“以直代曲”的方式,对安培定则手形加以改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介绍这种方法。
1、关于螺线管的说明:
①因为螺线管中是否插入铁蕊,对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极性无影响,为了方便判断,可以假设各个螺线管中都插有铁蕊。
②取螺线管首尾两端引线的直线部分为研究对象,如图1中的甲引线、乙引线。把位于铁蕊后侧的引线称为后引线(如甲引线);位于铁蕊前方的引线称为前引线(如乙引线)。
2、关于手形说明:
用右手握住笔,同时伸直大拇指和食指如图2所示。
①手中握住的笔对应表示螺线管的铁蕊。
②大拇指所指的是螺线管极性的北极。
③伸直的食指表示螺线管的某一引线。对应分析的螺线管,食指位于笔后侧时,食指表示后引线如图2—(a)(b)。
④食指所指方向表示这一引线中的电流方向。
本方法应用伸直的食指来代替弯曲的四指来表示电流的流动情况,化曲为直,降低梯度,弱化难点。
接下来结合例题说明
[例1]已知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如图3所示,判断螺线管的极性。
解析:①对左端的引线分析,电流方向向上,所以摆出手形中食指应指向上方。如图2——(a)(c)所示。同时因为是后引线,食指应对应在笔的后侧,所以手形如图2—(a)所示。,由大拇指指向可判定螺线管右端对应N极。
另解:对右端引线分析,由于电流方向向下,且为前引线,所以手形如图2——(d)所示,同样可以判断出极性。
②也可先判断引线位置,再结合电流方向确定手形。对螺线管左端引线分析,是前引线。如手形如图2——(c)(d)所示。因为电流方向向上,所以手形应该如图2—(c)所示。由大拇指指向可知,螺线管左端对应N极。
另解:对右端引线分析。由于是后引线且电流方向向下,所以手形如图2—(b)所示。同样可判断出极性。
[例2]可知通电螺线管极性,如图4所示,试判定电流方向。
解析:①螺线管左侧为N极,所以大拇指应指向左端。则手形应如图2—(b)(c)所示。对左端引线分析,是前引线,食指应在笔前方,所以手形应如图2—(c)所示。则可知前引线电流方向向上。可判断出整个螺线管电流流向。
另解:如果选图2—(b)来分析,因为食指位于笔后侧,对应的是后引线,且由食指指向可知后引线电流方向向下。同样可以判断整个螺线管的电流流向。
②螺线管右侧为N极,所以大拇指应指向右端。手形可如图2—(a)(d)所示。由于该螺线管的缠绕方式中,两条引线都为后引线,所以手形应如图2—(a)所示。则引线上电流方向向上。可判断出整个螺线管电流流向。
中职物理教学中怎么激发学生兴趣
2015年泉州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考前查漏:物理公式换算大总结
中考物理总复习:计算专题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资料阅读题
2015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实验
高考提分宝典之物理篇 攻守兼备,围绕“保分”和“抢分”
备战2015中考:学好物理的11个方法
2015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之资料阅读题
中考物理热学知识点复习口诀
2015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资料阅读题
中考物理总复习:密度压强浮力专题
2016高考理综冲刺指导:物理全国卷备考策略 鼓励考前动手做实验
2015年安徽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总复习:论述专题
2015年中考物理解题口诀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中考物理总复习:信息给予专题
第二学期初中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2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5年考点预测
高考物理考前考中注意啥? 名师“指点迷津”
2015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设计
中考物理总复习:作图专题
名师指点:中考物理时间分配及考试策略
中考物理复习已做的错题
浅议农村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缘由和克服对策
2016高考物理电磁场复习方法总结
我的2012中考物理回忆录
2015年厦门中考物理填空选择题丢分分析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