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C.震耳欲聋说明卢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
4.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答案及解析】
1.【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声学知识。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A选项正确;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B选项错误;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所以C选项错误;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物体振动也不会使我们听到声音,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声音特性的认识。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度或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或特色,频率是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轻声和大声是对声音大小的描述,指声音的响度。故选B.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知识.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用扩音器讲课,为了减少声音的发散,增大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可以改变音叉的振动幅度,改变发声体的响度,瓶中水的高度不同,敲击时瓶子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
4.【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知识点的综合:声音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振动,所以B中物体不振动就发生是错误的;声音的特性中音调和音色应用,声音的音调是由发声体频率决定的,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不同的因素,所以D中闻其声而知其人是由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噪声危害的控制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声音传递能量的佐证
【试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C.震耳欲聋说明卢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
4.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答案及解析】
1.【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声学知识。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A选项正确;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B选项错误;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所以C选项错误;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物体振动也不会使我们听到声音,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声音特性的认识。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度或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或特色,频率是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轻声和大声是对声音大小的描述,指声音的响度。故选B.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知识.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用扩音器讲课,为了减少声音的发散,增大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可以改变音叉的振动幅度,改变发声体的响度,瓶中水的高度不同,敲击时瓶子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
4.【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知识点的综合:声音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振动,所以B中物体不振动就发生是错误的;声音的特性中音调和音色应用,声音的音调是由发声体频率决定的,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不同的因素,所以D中闻其声而知其人是由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噪声危害的控制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声音传递能量的佐证
中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声现象由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整理提供,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奋斗,成绩更上一层楼。更多中考物理试题敬请关注【中考物理】
2006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试题
200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广西省贵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6年广西省钦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7年山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课改区)
2006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6年福建省罗源、平潭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
2006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宁夏中考物理试题
2007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课改实验区)
2006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物理试题
2006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课改区)
200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山东省莱芜市中都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非课改区)
2006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