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立体电影吗?你知道它的道理吗?它就是应用光的偏振现象的一个例子.在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要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这副眼镜就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这样,从银幕上看到的景象才有立体感.如果不戴这副眼镜看,银幕上的图像就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人眼看物体说起.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不但能扩大视野,而且能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立体感.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当然,实际放映立体电影是用一个镜头,两套图象交替地印在同一电影胶片上,还需要一套复杂的装置.这里就不涉及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教案1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4.2《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word教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4.1《声音的产生》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1《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2《温度的测量》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2《温度的测量》WORD教案6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3.4《平均速度的测量》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WORD教案5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WORD教案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1《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物质的状态》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2《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2《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物质的状态》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2《温度的测量》WORD教案7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4《超声波》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2《温度的测量》WORD教案5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3《乐音与噪声》WORD教案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