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成绩,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16中考物理考点,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1)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材料:手机、气球、细线、水槽、水。
方法:先将手机装入气球内,用一根长线密封好。然后把它慢慢浸没于水槽中,并让手机的屏幕正对着学生。用另外一个手机对其进行拨号,手机开始振铃。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手机屏幕的亮光,又可以听到从手机发出的声音。如图1所示。这就证明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2)水凸透镜
材料:气球、细线、水。
方法:用一个透明的气球,在里面充入一部分水,用细线扎紧,让太阳光照射气球,可以观察到在气球后面出现了一个很亮的光斑。如果在气球后面较近的位置放一个物体,气球就变成了一个放大镜,通过气球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3)气体的性质实验
材料:气球、广口瓶、双孔橡胶塞、两根玻璃管(一弯管,一直管)、两用气筒。
①验证玻意耳定律,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装置如图2所示,在直玻璃管的下端拴一个气球,把气球放入瓶中,并用塞子塞住广口瓶口。先在气球内充入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直管,通过弯管向瓶外抽气,发现气球变大;向里打气时,气球又会变小。表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即定性地验证了玻意耳定律。
②验证盖·吕萨克定律,证明气体的热膨胀。
在气球内稍充气,并把直管封闭,然后把广口瓶放入热水中,使瓶内受热,就会发现气球变大,从热水中取出后稍冷却,就发现气球又逐渐地变小。说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说明:玻璃管的封闭可外接一橡皮管,用止水夹封闭橡皮管就可以了。
(4)物体的沉浮条件
材料:薄气球、水、酒精、盐水。
方法:用一个薄气球,装入水,密封好,缓缓放入水中,就可以看到物体在水中的悬浮现象。然后在气球中装入酒精,则可以看到物体在水中的漂浮现象。最后在气球中装入盐水,则会看到物体在水中的下沉现象。这有效证明了液体中物体的沉浮与密度的关系。
(5)动量定理
材料:大气球、砖块、锤子。
方法:将充好气的气球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气球上面放置一砖块,这时用铁锤迅速打击砖块,会发现砖块被击碎,而气球完好无损。本实验省去了海绵这一系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动量定理,也减去不少因海绵引起的疑惑。
注意事项:气球充气要适量,要保持气球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演示时要注意让学生远离,防止碎砖块击伤学生。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16中考物理考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初中物理后进生厌学心理分析及转变的几点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诗情画意
初中物理教学中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
创造性地处理物理教材三法
物理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的两种思维能力
如何获得初中物理课堂导学的最大效益
探索作业的新境界
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试谈物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怎样进行学科渗透
把握学生心理,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谈物理学习的新特征
谈习题教学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物理作业的个性化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科学方法浅谈
实验器材的简单使用和组合使用及拓展使用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小实验”
初中物理《引言》课教学构思
教学中物理模型的建立
巧设情景,激活课堂
浅谈初中物理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实践与思考
高考物理实验解题技巧
浅谈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对课后“科学世界”的认识及其教学方式
研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探索
2013年高考物理复习
美国物理教材中的章后图表习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