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学生留言问我一些关于怎样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善于总结,定时的总结每一个章节的难点、易错点,在配合进行一些习题的练习,那么物理拿高分还会有困难吗?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名师总结归纳的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分析记牢,从而提高物理的学习效率。
1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简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物体振动这一章的知识算是初中物理最基础的,完全可以算是送分题,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会在上面“栽跟头”,而且还不止一次两次。我在给精英班的同学上课的时候就时常提到,对于这种基础性的知识没有什么技巧和方法,靠的就是平时的总结,越是小的知识点就越是要多注意,不然很容易在考试的时候混淆。
2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简析】
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
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锯条温度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简析】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4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简析】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1、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简析】
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因为下表面浸入液体较深,受到的压力始终大于上表面,所以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
当物体的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无缝隙时(即相当于粘在了一起),物体不受向上的液体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的作用。
真空不空,量子力学让物理步入禅境!
2016年初三物理一模试卷
初中生一定要知道的十个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初二物理:液体压强问题解析
2014届初三上学期物理试题
房山区201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5届初中物理模拟试题
中考正确冲刺“姿势” 晋江本土名师教你几招
南京市2013年初中物理一模试卷
经福谦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中考物理月考试卷
龙岩市201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附答案)
浅谈错题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3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2013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年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4届初三物理模拟试题
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试题
沈阳市201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怀柔区2013年初三一模物理试卷
2013年初三物理一模试卷(石景山区)
2013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卷
高招改革仅关注高考科目不够 多地探索合并录取批次
绥化市201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李正武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石景山区2013年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新版2013年初三物理摸底试题
2013年中考物理一模考试题
2016盘锦中考物理之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中考方案有变 总分由860分到600分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