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l)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具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2.课本章后习题2,由学生板演,其他同学自己演算,最后教师讲评。说明:机车牵引力对这列火车做的功也可以说成机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1.08×107焦。又如用手匀速竖直向上提起重1牛的钩码,通过的距离是1米,则手的拉力对钩码做的功就是W=F·s=G·h=1牛×1米=1焦。这时也可表述为手克服阻力做的功是1焦。
二、进行新课
1.引入、提问: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能够省力,是不是也能省功呢?
2.组织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实验l、2。学生自己实验。教师巡回指导。(1)明确实验目的是研究使用杠杆(或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即手对杠杆(或滑轮)做的功与杠杆(或滑轮)对重物做的功是否相等。(2)明确实验中动力就是手的拉力,阻力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图14—4,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图14—5实验中手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动滑轮的特点得出。钩码重G=mg。(3)测量砝码提升的高度和手移动的距离时,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起始位置。当用杠杆(或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终了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米)和手移动的距离s(米)。(4)实验中,杠杆和动滑轮的重及杠杆和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因为实验研究的是理想机械。(5)按课文实验1、2,并参照图13—4、图13—5组装实验器材,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文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结论①学生报告实验记录数值和实验结论。教师将几组数值记于黑板一或事先画好表格的小黑板)上。②实验表明: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F·s(焦)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焦)相等,即使用杠杆不能省功。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使用滑轮做的功F·s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相等,即使用动滑轮也不能省功。总结出功的原理并板书:“二、功的原理1.使用机械不能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2.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3.提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课文后“想想议议”)要求答出:可以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方便等好处。4.例题:课本章后习题5。教师板演讲解。首先弄清已知条件、物理过程。
三、布置作业
1.填写课文章后“学到了什么” 2。2.课本习题6。3.自学课本“斜面”。
实施有效教学 落实三维目标
谈谈物理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
物理实验的器材选取及其加工
如何增进物理教师新课标理念
农村中学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开发和利用
教你学会科学探究中的“评估”
重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学习科学与主体探究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探究
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探索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
让自主创新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升华
谈对“科学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适应与开展
在创造和成功中学习物理
情感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对初中物理课堂中“创新”教学的一点体会
物理习题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附图)
物理探究课的教学策略
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议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实践的体会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物理“自主探究”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科知识的实用意识
大班额条件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策略
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浅议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