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物理知识考点:密度的测量和应用
一、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二、密度的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可以求物体的质量、体积。利用天平可以间接地测量长度、面积、体积。利用刻度尺,量筒可以间接地测量质量。
物理表达能力“解读”
理科实验教学探析
物理课堂教学“五忌”
注重同类变式培养学生能力
养成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自制学具浅谈
漂浮的棱柱
关于白炽灯丝断裂问题的浅析
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物理课堂教学的“举例”
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例谈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造就创新人才
试谈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
刍议实验教学资源及其开发策略
努力培养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
怎样发挥初中物理教材中“想想议议”的教学作用
浅谈从教材中发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
构成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要素
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如何讲好“研究液体的压强”这一课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浅议阅读理解类习题的特征及背景
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
物理启蒙教育的一部好教材
深化教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论物理创新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更新
立足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