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如果要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就要饱含情感。查字典大学网编辑了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1单元教学计划模板,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教具准备】
打气筒 单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为什么会刀具发热?
学生回答:原因是通过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问题: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学生回答:变热,这是通过热量传递使这瓶水内能增加。
老师引导: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内能增加了,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或是从其他物体转移来的,今天要学习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教授
1.自然界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提出问题:当今世界的三大产业是能源、材料和信息,自然界中的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你能说出能量的几种存在形式吗?
学生回答:机械能、电能、磁能、内能等等。
日常生活中的烧饭、取暖、照明、出行等都需要能量。我们所需要的能量都是谁提供的呢?
学生回答:煤、石油、天然气、电等等。
进一步分析利用能源时需要发生的变化而引入能的相互转化。
2.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设疑:
演示打气筒打气,让同学们感觉打气筒外壁的温度变化。
请同学解释所发生的现象的原因:活塞与筒壁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指出类似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请同学列举实例,并进行分析。
举例练习:
①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②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③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④把一铁块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说明内能发生转移。
归纳: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3.能量再转移和转化过程中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
⑴机械能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演示单摆摆动过程:
①回忆机械能之间是如何转化的:重力势能→动能→重力势能。
②解释每次达到最高点很接近的原因:如果没有摩擦时机械能守恒。
③得到结论:最初具有的机械能=最末物体具有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即总能量守恒。
⑵内能在转移过程中守恒
把一铁块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铁块从周围水中吸收了热量使它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水则要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散失,热水所放出热量就等于铁块所吸收的热量。
归纳:能量在转移过程中是守恒的。
结论: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减少多少内能),低温物体就吸收多少热量(增加多少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能量的总量不变。
以上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棗能量的转化守恒定律。通常把它表述为: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保持不变。
【小结】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1)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在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中,只要有能量的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规律。从物理的、化学的现象到地质的、生物的现象,大到宇宙天体的演变,小到原子核内部粒子的运动,都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
(2)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电灯发光跟电流有联系,电能转化为光能反映了这种联系。植物生长更不是孤立的,要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反映了这种联系。
(3)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人类认识自然,就要根据种种自然现象,总结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就是人类总结出的规律之一,而且人类认识的其他规律也必定符合能量守恒定律。1933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在研究β衰变的过程中发现,能量不守恒。于是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大胆预言了还有一种未发现的粒子,这就是现在已被科学界公认的中微子。这一事例说明了能明守恒定律,已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
(4)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武器。纵观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也是一部认识能量、利用能量、实现能量转化的历史。从原始人钻木取火,到水能利用;从蒸汽机发明,到电能的利用;从太阳能,到核能的利用。人类总是在认识、利用能源,逐步实现能量的转化。
通过对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1单元教学计划模板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教学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大学网!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2《认识浮力》word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word导学案(打包5套)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1《认识浮力》word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2《阿基米德原理》word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4《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word导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1《动与静》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2《探索之路》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1《动与静》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2《探索之路》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3《空气的力量》word导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1《动与静》WORD教案7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1《阿基米德原理》word导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5《压强、液体压强》word复习教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七章《力与运动》word导学案(打包3套)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2《探索之路》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1《认识浮力》word导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1《动与静》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2《液体压强》word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3《物体的浮与沉》word教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word导学案(打包6套)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九章《浮力》word导学案(打包3套)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1《动与静》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2《阿基米德原理》word教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