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士兵要将箭筒放在地上睡觉?
众所周知,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得多。在空气中声速约340米/秒,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1000多米每秒,夜间人耳从空气听到马队行军的马列蹄声一般不超过2000米,这样从大地中得知对方军队行军声音比从空气中传播不过快几秒的时间。这在古代战争中并不是士兵枕箭筒睡觉的主要原因。
士兵枕箭筒睡觉的原因,还要从箭筒和声音在大地中传播两点考虑。
一、马和士兵在路上行进时,人趴在地上比从空气中能听到行军声音的距离要远得多。笔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取一根6米长的木头,甲在木头一端,乙在另一端,甲用手指轻敲木头,调整手指用力大小,使乙在另一端从空气中刚好能听到;这时如果乙趴下将耳朵贴近木头,甲仍按原来的力量敲打木头。甲听到的声音响度要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响度要大得多。说明敲打固体产生的声音,直接从固体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要远,所以士兵通过大地可以听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这样士兵可以更早地发现敌人行军的行动。
二、从箭筒上分析。我们先来看声学实验中的音叉和共鸣箱,做声音共鸣实验时,将两个共鸣箱的口正对时实验效果最好,共鸣箱起收集声波的作用,我们的耳廓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再来分析古代的箭筒,它是用皮革制成,干燥后非常坚硬、结实,箭筒放在地上也起到了收集声波的作用。同一个声源在同一个地方发出声音,在距离声源适当的一个位置,枕在箭筒上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要大。笔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两间单独的房子,中间有墙隔开,但该墙上没有门和窗。我们在这一间房子里,隔壁有人大声喧哗,我们在这边无法听清。如果取一瓷缸子,将底部紧贴在两间房间的墙壁上,耳朵凑近缸子口就能听清隔壁讲话的声音。说明缸子也起到了收集声波的作用。由此看来,士兵枕着箭筒睡觉,能听到从较远处传来的响声,能够及早发现敌情。
综上所述,古代士兵之所以枕着箭筒睡觉是因为能听到从较远的距离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箭筒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另外声音传播相同距离从大地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要快。
《指南针与远洋航海》学案设计
磁与生物
2015八年级暑假作业物理答案
做电学实验时表针“抖动”的原因
物理初二年级暑假作业答案
《课题:探究本地地磁场》课堂实录
《电容器》学案设计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物理2015年初二暑假作业答案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几个基本概念的建立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和位移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例
《弹簧形变和弹力》说课稿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案设计
初二年级物理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参考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教学设计
二极管的妙用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电荷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2015初二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答案
《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学案
初二年级2015物理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情景与探究相结合的物理教学案例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设计
《滑动摩擦力》教学设计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物理八年级暑假生活指导答案
《电流和电源》学案设计
物理初二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参考
《1.2 时间和位移(一)》教学设计
《电流的热效应》学案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