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士兵要将箭筒放在地上睡觉?
众所周知,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得多。在空气中声速约340米/秒,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1000多米每秒,夜间人耳从空气听到马队行军的马列蹄声一般不超过2000米,这样从大地中得知对方军队行军声音比从空气中传播不过快几秒的时间。这在古代战争中并不是士兵枕箭筒睡觉的主要原因。
士兵枕箭筒睡觉的原因,还要从箭筒和声音在大地中传播两点考虑。
一、马和士兵在路上行进时,人趴在地上比从空气中能听到行军声音的距离要远得多。笔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取一根6米长的木头,甲在木头一端,乙在另一端,甲用手指轻敲木头,调整手指用力大小,使乙在另一端从空气中刚好能听到;这时如果乙趴下将耳朵贴近木头,甲仍按原来的力量敲打木头。甲听到的声音响度要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响度要大得多。说明敲打固体产生的声音,直接从固体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要远,所以士兵通过大地可以听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这样士兵可以更早地发现敌人行军的行动。
二、从箭筒上分析。我们先来看声学实验中的音叉和共鸣箱,做声音共鸣实验时,将两个共鸣箱的口正对时实验效果最好,共鸣箱起收集声波的作用,我们的耳廓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再来分析古代的箭筒,它是用皮革制成,干燥后非常坚硬、结实,箭筒放在地上也起到了收集声波的作用。同一个声源在同一个地方发出声音,在距离声源适当的一个位置,枕在箭筒上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要大。笔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两间单独的房子,中间有墙隔开,但该墙上没有门和窗。我们在这一间房子里,隔壁有人大声喧哗,我们在这边无法听清。如果取一瓷缸子,将底部紧贴在两间房间的墙壁上,耳朵凑近缸子口就能听清隔壁讲话的声音。说明缸子也起到了收集声波的作用。由此看来,士兵枕着箭筒睡觉,能听到从较远处传来的响声,能够及早发现敌情。
综上所述,古代士兵之所以枕着箭筒睡觉是因为能听到从较远的距离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箭筒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另外声音传播相同距离从大地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要快。
物理教学中主体主导主线的辩证关系
诗词与物理教学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开展教学专题研究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电磁场理论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物理教学中差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物理教学合理性提问的要点与作用
重视物理课本中章节导语的教学
“惯性”教学中应注意讲清的几个问题
用认识论指导物理教学
“光的本性”几个易混淆问题释疑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学物理教学渗透德育初探
物理教学中对比性实验的运用
物理单元达标教学的实践
关于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合理性提问的建议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
物理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初中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研究
小议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
物理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巧加砝码的规则
提高中差生物理成绩之我见
中学物理第二课堂加强科技教育的探讨
利用“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活力
实施物理教育活动评价的三种方式
谈谈物理课堂提问
谈自行设计物理演示实验的原则
怎样克服前概念的不利影响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