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很多人会立刻回答:“霍金”。没错,这位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在40年前曾提出过著名的黑洞放射论,即霍金辐射,如今两支独立研究小组发现了支持霍金辐射的有力证据,有媒体称:这或许会帮助霍金获得诺贝尔奖。
事情总是这样发生的,有人提出了很吸引人的理论,然后就有一大群人尝试收集证据。2010年,意大利米兰大学的科学家佛朗哥.贝乔诺的团队曾在实验室观察到某个现象,他们宣称这种现象应该就是科学界从未观测到的霍金辐射。2011年,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宇宙中很多天体都能发出霍金辐射,可通过霍金辐射进一步研究黑洞生命周期。
显而易见,经过30多年的研究,霍金辐射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可,人们不再怀疑它的正确性,遗憾的是,仍没有实验验证这个理论。 直到2015年,以色列科技大学物理学教授杰夫.斯特恩豪尔(JeffSteinhauer)构建了一个“模拟黑洞”,研究黑洞边缘微粒的情况,最终他发现如同霍金辐射的预言,声波构成的能量从黑洞中“泄露”,实验结果似乎证明了霍金理论是正确的。
无独有偶,最近两位物理学家提出一个新理论,能较长时间观察黑洞的生命周期,他们是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克里斯.阿达米(ChrisAdami)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凯米尔.布拉德勒(KamilBradler)。结合霍金辐射,他们用计算机模拟黑洞,显示了信息进入和离开黑洞的时间,信息并没有在黑洞中湮灭,而是在黑洞蒸发末期缓慢泄露。
这些证据都表明霍金辐射或许是真实存在的、正确的。揭开黑洞神秘面纱窥探它究竟是黑是白一直以来是科学家想做却做不到的,我们已经接近真相了吗?答案似乎仍然是个迷。 在民间,霍金的争议还是很大的,有人认为他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当代爱因斯坦;也有人认为他是科学界的娱乐专家,擅长哗众取宠。只有一点没有争议:霍金名声大噪,是当今科学界人气最高的物理学家之一。关于这些争议,我们不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看:
先说爱因斯坦,提到这位伟人,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相对论,而他当年因光电效应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并不存在于大众的日常话题中。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也是他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他是一个倡导和平的科学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断然拒绝了在德国“文明世界的宣言”上签名,并且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爱因斯坦为实现他的世界和平梦想,做了大量和平演说,公开谴责侵略行为,因其反战反法西斯,最终不得不离开德国加入美国国籍。
二战时期,他开展对华援助募捐活动,帮助中国抗日战争,这一系列事迹都表明,他的爱没有国界,就像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提倡兼爱一样,爱因斯坦把这种同情心和人道主义情怀放大到世界范围,人类范畴,即使脱离科学,他的人格也值得敬重。
霍金为科普做出很大贡献,在《时间简史》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一本书中多一个数学公式就会减少一半读者”,这种理念使得他的科普著作相对来说更通俗易懂,畅销全球。除了出书,他还做各种演讲,疾病并不能阻碍他与世界沟通。
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霍金这句话表明了其强大的内心和决心,从不向命运低头。与爱因斯坦极为相似,他们都愿意与世界沟通,都不会向命运低头,不同的是,他们所处的世界环境不同,一个在战争年代,一个在和平年代;他们的自身状况也不同,一个行动自由,一个只能坐在轮椅上,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生活中更多的不同。然而,在科学领域内,他们之间的这些不同又一下子化为乌有,他们都擅于思考,擅于创造,敢于提出大胆的假设。这也是科学界名人、伟人的共同之处。
霍金劝诫人类不应向宇宙发送信号,还签发公开信警告人工智能的危险,因为这些事物对人类潜在的威胁可能比核武器更大。甚至他在劝诫警惕人工智能的同时还告诫人们更应警惕资本主义,因为科技会加速不平等。这一系列事件或多或少能看出霍金也是心系全人类的,与爱因斯坦生活年代的不同,使得他们在处理一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事件时方式不同。
爱因斯坦也是个理论物理学家,也在不断的提出假设,在他有生之年也只是名声大噪,他的伟大,更多是因为他的思想指引了现代科学开创新纪元,这些思想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仍在大放光彩的时候,一百年前相对论问世之时又有谁会想到它会如此伟大?但那时候,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与众不同,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在今天,霍金的理论和思想没有被证实,他是更彻底的与众不同,躺在轮椅上做学问,在思想中放任自由。
当有人质疑霍金理论并谩骂霍金是空想家,是残废,是脑瘫,是哗众取宠的时候,又怎能断言一百年后他的理论,他的思想不会伟大?每每看到跟霍金有关的文章评论里出现这样的字眼,我就由衷的感到悲哀,有这时间,多多思考人生不好吗?
我不是为霍金辩护什么,更不是霍金的脑残粉,只是觉得太不公平,同样是提出假设,创建理论,同样是在为人类进步做努力,为什么霍金要被一些人讥讽?就因为他只能躺在椅子里?或是他总是提出假设?还是因为他太火了?关于谩骂,我的观点绝不会是平和的,我想说,认为躺着的就是废物,那是连废物也不如;觉得残疾人做理论滑稽,那是狗眼看人低;认为没有实证的假设和理论是科幻、是废话,那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要知道,建立一套科学理论并获得科学界认可有多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名声大噪,也不是泛泛之辈可以达成的。科学是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而假设和创新,是科学进步的源动力。
虽然我行动不便,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史蒂芬.霍金
揭示宇宙最初的景观
生活在液晶体世界
昼夜监听
爱情是瞬间一闪的亮光
隔墙有耳
囚禁冷却的原子和“原子激光”
运送药物的“导弹”
最难检测而又意义重大的波
被听不见的声音击昏
霓红灯和荧光灯
能闻出爆炸物的鼻子
众说纷纭原子能
救命的气囊
关注“紫外线指数”预报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
激光使你青春重现
如何感知和谐的音乐
捕捉引力波的网络
天文学的新纪元
宇宙中的时空“斑点”
不可思议的力量
从最大到最小
一种激发和松弛的游戏
可以击碎结石和体内脂肪的声学振荡器
制冷王国的秘密
摆与音乐的和谐
声音如何被感受
难以想像的精度
全属高塔中的秘密
用声音照明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