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基本概念,梳理解题方法
■翟元国 扬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高三物理复习是在学完所有高中物理知识后进行的,结合2015年的高考以及物理学习的特点来看,我们的暑期复习要把握好高中物理整体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理解典型的例题和习题,梳理并掌握解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紧扣教材内容
理清知识结构
高一、高二的学习我们是分章节学习的,同学们的头脑中堆积了许多知识,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相互孤立的知识是难以理解和迁移的。因此在暑期中我们可以对照教材目录按照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知识板块将知识梗概用框图的形式在笔记本上整理出来,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做到“拎起来一条线,放下来一大片”。
对照考纲要求
掌握考点知识
高考的所有知识点虽然都在考试说明即考纲中一一列出,但平时的学习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同学们自己并没有仔细研究考纲,在暑期我们可以找高三毕业的学生借来考纲,对照教材找到考纲上要求掌握的相应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进行理解,考纲中的Ⅰ级和Ⅱ级要求是不同的,要按照考纲中的说明掌握。如果有实在暂时不能理解的要在笔记本上进行记录,以便在开学后的老师复习讲解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精选参考书目
理解典型例题
教材上的概念、规律是否理解关键要看相对应的该部分典型问题能否独立解决,因而同学们可以精选一本讲解详细的参考书目,自己思考并尝试解答参考书上的典型例题(不是直接去看解题过程),然后再与参考书上的解题过程进行对比,从中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并提高对概念和规律的迁移应用能力。在解题中千万要注意不仅要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还要有效训练解题的规范性、严密性,一定要从参考书上的解题中学会严密、规范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梳理解题方法
掌握解题策略
高中物理学习对方法的要求比较高,暑期复习中我们可以对所选参考书中的典型例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训练,分析、对比、总结出不同解题方法的巧妙之处,以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复习效果,从而学会运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手段和方法表达我们的思维过程和解题过程。
1.3《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二)》学案(1)(沪科版必修1)
沪科版必修一1.1《走近运动》WORD教案01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沪科版必修1)
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学案(沪科版必修1)
沪科版必修一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WORD教案03
3.1《牛顿第三定律》学案(2)(沪科版必修1)
沪科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WORD教案04
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一)》学案(1)(沪科版必修1)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2-D《共点力的平衡》练习及参考答案
沪科版必修一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WORD教案02
沪科版必修一1.1《走近运动》WORD教案04
沪科版必修一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1》WORD教案01
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学案(2)(沪科版必修1)
沪科版必修一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1》WORD教案02
1.3《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二)》学案(2)(沪科版必修1)
沪科版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WORD教案07
2.1《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学案(沪科版必修1)
沪科版必修一1.1《走近运动》WORD教案02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2-D《共点力的平衡》(ABCDEF卷)
沪科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WORD教案03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A《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教学设计
沪科版必修一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WORD教案01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2-D《共点力的平衡》教案1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A《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加强训练
沪科版必修一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WORD教案05
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案(2)(沪科版必修1)
沪科版必修一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WORD教案07
沪科版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WORD教案04
沪科版必修一1.1《走近运动》WORD教案05
3.1《牛顿第三定律》学案(3)(沪科版必修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