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一个凸透镜。他们都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像。照相机所成的像比物体小,而投影仪所成的像比物体大;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然后让学生提出猜想: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而投影仪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看来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跟物体和像的相对位置有关;无论照相机还是投影仪,物体和所成的像都在凸透镜的两侧,而在放大镜中,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一侧,看来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与物体是否在同侧有关。
②制订实验计划,指导学生做实验,验证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前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和做法,使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在学生知道了实验的目的和做法以后,让学生按照课本中列出的实验步骤独立地去实验、观察。课本上没有用光具座来做实验,是考虑到许多学校没有或只有数量很少的光具座。如果有用光具座做实验,会方便些。
照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先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调整光屏与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分别测量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把数据记录课本上的表格中。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个厘米,放好后重复以上操作,当蜡烛移到透镜的焦点时,在光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
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这时在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让他们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知道: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识点
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归纳
高考物理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公式整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机械能守恒知识点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基础知识:力的种类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2016年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公式总结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震动和波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要点:恒定电流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要点:电磁感应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抛体运动知识要点总结
高考物理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总结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知识点
高考物理常见的力公式归纳小结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要点:原子物理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考点:功能转化公式
2016高考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小结
2016高考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与物体运动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串联电路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复习功和能转化公式总结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知识点
2016届高考物理易考知识点解析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要点:光的本性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考点:万有引力公式
2016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归纳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气体的性质公式归纳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