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尤其是理科的学生来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物理成绩的好坏对一个学生将来上什么样的大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有许多学生反映物理太难了,是不是果真如此呢?依几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一的新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稳定心态,正确对待。乍一入学,师兄师姐们都说物理难学,心中已怯三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其实物理与其它学科一样,也是由难而易、由浅入深。不要因力、重力等几节的简单而思想飘起来,也不因受力分析、正交分解的难于理解而消沉。第一章坚持下来,你已经开了个好头,以后要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须知学习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你停下来的位置就是你的顶点,坚持到高三毕业,相信会有一个相当不错的收获。
二、坚持理性思维,切忌“相当然”。物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绝不能凭感觉下结论,物理问题的解决需要理性的思考。例如对“摩擦力一定是阻力”的判断,很多同学根据感觉,认为这个说法是对的。但理性的知识告诉我们,摩擦力是根据力的性质说的,阻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说的,而性质力和效果力之间无必然的联系,即同一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同一作用效果也可以由不同性质的力产生。明白了这一点,自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所以学好物理的关键是坚持理性,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觉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注意掌握物理概念内涵和外延和规律的适用条件。物理知识是由一系列物理概念和规律构成的,正确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如果概念不清,即使把公式、定理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能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对于每一个概念,必须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搞清它与其他要领的联系和区别,把它纳入的概念体系中去。物理规律反映着一些概念间的一定联系,解物理题时必须选用适当的规律,方程(公式),物理规律都是有条件的。许多同学在解题时不看条件就套公式,而造成错解。例如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等等。掌握规律不是掌握公式,要清楚规律的来龙去脉,清楚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规律,什么公式。
四、解题时注意问题的变化、推广。分析问题不能就题论题,否则必将陷入题海的泥潭。要注意题目有哪些可能的变化,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题,也可以以它为生长点,对原题的题设、结论进行多角度的演变延伸,把题目的进行变化,如加强或削弱题目的条件、将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改变条件的数值大小、保留原命题的某些物理模型,由此生长出新的知识点,使知识沿横向和纵向发展,从而以点串线,形成一条"题链"。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提出新问题的良好品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研究带有细线的问题,可以把细线换成弹性绳、弹簧称,研究静止的问题时,可以改成运动的问题来分析,等等。通过不断地总结、积累,达到举一反三的良效。
五、要及时回归课本。掌握知识和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习的目的之所在,做题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再回归课本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做题找问题,再回归,如此不断重复重复,逐步达到知识的深化理解、能力不断提高的境界。
2016年沈阳各科中考说明解读
2016高考四川理综物理:平稳过渡 难度略有提升
2016年北京高考物理评析:注重基础
涟水县物理教研活动在河网中学举行
【机械效率】人造卫星的奇迹
【串联和并联】璀璨的东方之珠
【杠杆】战无不胜的投石车
直播入口:名师邵新民点评2016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物理白痴抱着费曼也能读得如痴如醉
【杠杆的平衡条件】世界第七大奇迹
高考理综夺分技巧—— 先易后难,勿死磕难题
【中考考点】初中物理50个拉分的易错点
中考物理复习应注意几个问题
有关物理实验的高考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厨房中暗藏物理学
明天之后,告别“文综、理综”
【备战中考】初中物理大总结!这90条重中之重知识点
物理:重视课本实验 注意答题技巧
霍金发文鼓励考生 物理学家如何表达高考寄语
第二学期初中物理教研工作计划
2016年安徽中考文化课考试:6月14日
功、功率、机械效率基础模型
【力的三要素】四两拨千斤
这么简单的作图题,你敢保证拿满分吗?
清华学霸教你高一至高三物理学习重点,?提高成绩!
高考加分需要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笑到流泪:高中物理老师方言语录
高考二轮复习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要点总结
晋江一级达标中学增至8所 明年中考总分将提高到600分
给我3分钟,带你全面看懂高中物理选择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