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得分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请在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2.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会消失,在“白气”产生与消失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升华 液化
B.汽化 升华
C.汽化 液化
D.液化 汽化
3.装在汽车前面的后视镜属于 (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4.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5.小明的爷爷戴有焦度为400度的透镜,则此透镜的焦距是 ( )
A.0.25m
B.0.5m
C.4m
D.2.5m
6.某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和一个开关,灯泡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断开开关,两灯都不亮,这两灯一定是串联
B.若断开开关,两灯都不亮,这两灯一定是并联
C.若断开开关,只有一灯亮,这两灯一定是串联
D.若断开开关,只有一灯亮,这两灯一定是并联
7.图1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的底片(图中圆表示景物),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拍摄甲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拍摄甲与乙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C.拍摄乙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D.无法判断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9.小明要测量L1中电流大小,图2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 )
图 2
10.小华学了声现象的知识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11.如图3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一幅图是表示没有违反安全用电原则的。 ( )
图3
12.两灯串联,一灯较亮,一灯较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较亮的灯中电流较大
B.较暗的灯中电流较大
C.两灯电流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3.喝开水或喝汤时,因为水和汤的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常用嘴对水或汤的表面吹气,可以使其变得不烫,其主要原因是 ( )
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高温带走
B.向水面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
C.吹的气体比开水的温度低,能吸收开水的热
D.向水面吹气时能加快蒸发,蒸发吸热,使水温降低
14.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苹果所成像的大小( )
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5.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6.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凭听觉就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是因为二者的__________不同。
17.图4中的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过远视眼、近视眼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_________,表示对近视眼进行矫正做法的是图__________。
18.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色光散射的较多。傍晚的太阳颜色发红,这是因为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__________,__________色光和紫光大部分都散射掉了,剩下__________和橙光透过大气射入我们的眼睛。
19.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__。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5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__________,该实验是__________的工作原理。
21.如图6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__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为体温计,寒暑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
22.红外线__________(填“能” 或“不能”)用肉眼看到。紫外线能使__________发光,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__。
23.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__________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24.光年是__________的单位。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些,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的原故。黑板上某处反光,这是光在此处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
三、作图题:(共7分)
25.(4分)根据图7的实物图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6.(3分)画出图8中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四、实验探究题(共15分)
27.(3分)某同学做海波熔化实验时的装置及做法如图9所示。请指出错误之处: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小兰在学校实验室做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时,想到下面问题,请你帮她做出答案。
⑴(1分)在图10中,__________(填“甲”或“乙”) 图是并联电路。
⑵(1分)请在图10乙的导线上用箭头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⑶(2分)街道上的路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为什么?
答:路灯是__________联的。因为其中一盏灯坏了,其他灯__________。
⑷(4分)请你按照图10甲电路图将图11中的实物元件连成电路。
⑸(3分)若小兰利用电流表测出图12甲中L1中的电流是0.3A,L2中的电流如图13电流表的示数情况,则干路中电流的大小是__________A。
五、“身边的物理”联想题(共13分)
29(5分)小明家住在高速公路旁边,窗户正对高速公路,每当有汽车经过,都会产生很大噪声,严重影响休息和学习,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请具体说明解决的办法和道理。
30.(8分)阅读以下短文后,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液 化
小明在浴池洗澡,看到天花板上滴下水珠,他突然想:“水蒸气变成水有没有条件?是不是和温度有关?”他先进行了猜想:水蒸气的液化是否很遇到冷的物体有关?然后他进行了以下实验,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用导管把产生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后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
⑴小明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上述结论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列举2例。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明同学在上述研究过程中采取“科学探究”思维程序是a.提出问题;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分析和论证。
点击查看→【试卷答案】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四
汽轮机模型装置二
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演示
轴流泵模型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五
液压千斤顶模型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八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九
连通器原理分析器
喷汽反冲器制作方法二
桶裂法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电阻丝加热法演示沸点与压强
红水柱下降法演示液体蒸发致冷
演示蒸汽轮机工作原理方法一
木棒受潮转化为导体
鼓膜法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汽轮机模型装置一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十一
演示内燃机工作原理方法一
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方法二
托里拆利实验的改进
液体对压强传递的测量(压强计法)
喷井法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微小多用压强计
喷汽反冲器制作方法一
演示蒸汽轮机工作原理方法二
无体泵模型
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方法二
玻璃在高温下转化为导体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