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时物理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很大,并且灵活性高,考查考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其作为重要的体型,往往很多时候成为决胜的关键。在选择题的解答过程中,对于解题方法考生们也应该予以重视。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高考频道为各位总结的高考物理单选题答题技巧,为考生决胜千里。
一、直接判断法
直接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物理概念类的选择题。应从基本概念出发,抓住物理概念的本质,对每一选项的正误判断必须有明确的依据或典型的反例。
例1:把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平均分为4段,已知下落通过最后一段位移的时间为2秒,则下落第一段位移的时间为: ( )
A.0.5秒; B.1.7秒; C.8秒; D.7.4秒;
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越落越快的特点,立即断定A、B不能选,再根据自由落体经历相等位移的时间不是整数比的结论,其第四段的位移历时2秒,第一段历时就一定不是整数秒,可断定D正确。
解答:D正确
二、综合分析法
有些选择题是比较复杂、比较综合的问题,要求较高,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综合计算题。在解答这类选择题时,要仔细分析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恰当地应用物理规律进行推理和演算得出结果,然后加以判断。这是所谓正规的解选择题的方法。
例1:一条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3米/秒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如在左端轻轻放上一个没有初速度的工件,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3,工件放上后传送带的速度不变,则工件释放后1.5秒内工件对地面发生的位移为: ( )
A、4.5米; B、3.375米; C、3米; D、7.785米;
分析:答案A中是诱导传送带的速度不变和3米/秒的条件,认为工件的速度也是3米/秒,从而得出S=Vt=4.5米;
答案B中诱导工件的初速为零,相对加速度a=g=3米/秒2,由S= at2= 31.52=3.375米;
答案D中是上述综合诱导S=V0t+ at2=7.785米,而正确的解答是:V0=0,Vt=at,a=g=3米/秒2,所以1秒钟工件即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S= Vtt+ at2=3(1.5-1)+312=3米。
解答:C正确
三、筛选排除法:
根据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生活经验先排除选项中明显不合理选项,可以使解答过程更简捷、更准确。这是解选择题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原则上讲,解选择题首先考虑的是用排除法去掉明显错误选项,然后再用其它方法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即使其它选项不能确定,用此方法也可以提高正确率。
例1: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 )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 ),这些衰变是( )
A、1次衰变,6次衰变
B、4次衰变
C、2次衰变
D、2次衰变,2次衰变
分析:衰变和衰变的次数可以根据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来计算,但较繁。根据发生衰变质量数一定变化,而此一系列衰变结果质量数不变可知没有发生衰变,排除A、C、D,直接选B。
解答:选B。
四、特殊值代入法
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的、繁难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性问题来处理。达到迅速、准确选择的目的。
例1、如图4,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托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比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开,设该弹簧总在弹性限度内,则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A.(1+L/L)mg; B. (1+L/L)(m+m0)g;
C. mg D. (m+m0)gL/L。
分析:以上各项都含有L,可见L是决定作用力大小的因素之一。如令L=0,即系统处于平衡位置,则此时托盘对物块m的作用力应等于mg,将L=0这一特殊值代入以上各选项,只有A满足条件。正确答案是A.
五、图象法:
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能达到迅速、准确选择的目的。
1、图6中A、B是一对平行的金属板。在两板间加上一周期为T的交变电压u。A板的电势=0,B板的电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在0到T/2的时间内=正的常数);在T/2到T的时间内,=;在T到3T/2的时间内=;在3T/2到2T的时间内。=,现有一电子从A板上的小孔进入两板间的电场区内。设电子的初速度和重力的影响均可忽略,则
A、若电子是在t=0时刻进入的,它将一直向B板运动;
B、若电子是在t=T/8时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板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最后打在B板上;
C、若电子是在t=3T/8时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板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最后打在B板上;
D、若电子是在t=T/2时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板、时而向A板运动。
分析:本题利用图象法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AB。
若电子是在t=0时刻进入的,将受到大小不变方向指向B板的电场力F作用,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半个周期,速度达到最大值。到t=T/2时刻,将改受大小仍为F、方向指向A板的电场力,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仍向B板运动),根据对称性,到t=T时刻,它的速度恰减为零,并将再受到大小为F、方向指向B板的电场力,重复上述过程,一直向B板运动,选项A正确。该电子运动对应的速度图象如图7所示。
若电子是在t=T/8时刻释放,如前所述,粒子先向B板加速运动3T/8时间,接着电子受到指向A板的电场力的作用向B板方向做匀减速运动3T/8时间,速度减为零,此时对应的时刻是7T/8。此时电子仍受指向A板的电场力F作用,将向A板返回做匀加速运动T/8时间,速度达到某个值,接着改受方向指向B板的电场力F作用,做匀减速运动T/8时间速度减为零,此时对应时刻为9T/8。以后重复刚进入时的情况,电子时而向B板运动,前进得多,时而向A板运动,后退得少,最终将打在B板。其速度图象如图8所示。
若电子是在t=3T/8时刻释放,同理可作出电子的速度图象如图9所示。电子时而向B板运动,前进得少,时而向A板运动,后退得多,最终将从A板穿出。
若电子是在t=T/2时刻进入的,它不可能向B板运动。
解答:选AB。
六、估算法
例1、某同学身高1.8m,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跃过了1.8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9.8m/s2) ( )
A.2m/s B.4m/s C.6m/s D.8m/s
解答:选B。
高考物理单选题答题技巧看似只是单选题的技巧,但同时可以运用于其他题型。方法可以灵活运用,虽然内容数字千变万化。合适的答题技巧可以为考生节省大量的时间,有时候往往可以细节决定成败,不容小视。
名师讲解2016高考物理单选题答题技巧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物理答题技巧栏目。
人教版必修二6.5《宇宙航行》WORD教案7
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6.5《宇宙航行》WORD教案4
人教版必修二6.5《宇宙航行》WORD教案10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8
人教版必修二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WORD教案8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4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2
人教版必修二6.5《宇宙航行》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6.5《宇宙航行》WORD教案9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6.1《行星的运动》WORD教案7
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4
人教版必修二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WORD教案9
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2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5
人教版必修二7.9《宇宙航行》WORD教案7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7.9《宇宙航行》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7
人教版必修二7.9《宇宙航行》WORD教案5
人教版必修二7.9《宇宙航行》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6.1《行星的运动》WORD教案5
人教版必修二6.1《行星的运动》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10
人教版必修二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6.1《行星的运动》WORD教案4
人教版必修二6.5《宇宙航行》WORD教案5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