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三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点,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2014高考模拟物理,供大家参考。
福建省2013届高考压轴卷
理科综合试题(2013.05.24)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6 N 7 O 16 Cu 64 Fe 56 S 32
第I卷(选择题 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份,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氨基酸: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核糖体
B.转录的mRN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C.合成的细胞膜蛋白: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合成的DNA聚合酶: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2.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
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
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效应T细胞等。
3.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澄清的石灰水,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4.大龄父亲容易产生患阿帕特综合征的小孩。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是一种遗传病
B.患病基因多在有丝分裂时产生
C.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D.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5.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和水解均可发生在叶绿体内
B.图甲结构固定的能量是输入生物圈的总能量
C.由图乙可知,C3相对含量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D.图乙中DE段曲线下降与图甲中的A物质密切相关而与B物质无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则PM为2.5的大气一定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 是制造氢弹的原料,它们是同一种核素
D.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7.下列说法正确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B.丁烷(C4H10)和二氯甲烷都存在同分异构体
C.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静置后观察下层几乎无色
D.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NaOH溶液多于醋酸
B.常温下,20 L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2NA
C.向0.1 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 体,溶液中 增大
D.一定温度下,10mL 0.50molL-1 NH4Cl溶液与20mL 0.25molL-1 NH4C1溶液含NH4+物质的量相同
9.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0.下图表示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是Si单质 B.X可能是含S元素的化合物
C.酸性氧化物可能为CO2 D.还原性盐可能为FeCl3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充分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B.500℃、30MPa下,将0.2mol N2和0.6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7.72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 + 3H2(g) 2NH3(g) △H=-38.6kJmol-1
C.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O;升高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增大,反应逆向移动。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与其非金属性的强弱无必然联系
12.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B.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
C.电极a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
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
13.物理学国际单位制中有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下列物理量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A.功率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Nm/s B.电容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C/V
C.电量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As D.磁通量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Tm2
14.如图所示,一束红光PA从A点射入一球形水珠,光线在第一个反射点B反射
后到达C点,CQ为出射光线,O点为球形水珠的球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光线在B点可能发生了全反射
B.光从空气进入球形水珠后,波长变长了
C.光从空气进入球形水珠后,频率增大了
D.仅将红光改为紫光,光从A点射入后到达第一个反射点的时间增加了
15.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M、N是平衡位置相距2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则
A.该波的周期为53s
B.在t=13s时,N的速度一定为2m/s
C.从t=0到t=1s,M向右移动了2m
D.从t=13s到t=23s,M的动能逐渐增大
16.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大小为ω。假设宇航员登上该行星后,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0。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 B. C. D.
17.如图所示,有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匀强磁场垂直斜面,匀强电场沿斜面向上并垂直斜面底边。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速度v在斜面上做半径为R匀速圆周运动。则
A.带电粒子带负电
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C.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
D.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8.如图为湖边一倾角为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面与大坝的交点为O。一人站在A点处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子,已知AO=40m,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v0=18m/s,则石块可以落入水中
B.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 xKb 1.Co m
C.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
D.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92分)
必考部分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题,共157分。
19.(18分)
(1)(6分)某学习小组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完全相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求出。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①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___________。
A.防止小车不能被橡皮筋拉动
B.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
C.防止纸带上点迹不清晰
D.保证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②关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橡皮筋做功的具体值可以直接测量
B.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C.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D.若橡皮筋伸长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
③如图是某同学在正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A、B、C、D、E、F为选取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1.87cm、4.79cm、8.89cm、16.91cm、25.83cm、34.75cm,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则由该纸带可知本次实验中橡皮筋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m/s。
(2)(12分)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待测电阻Rx的阻值(阻值约为200Ω),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电池组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 ~ 15mA,内阻约为100Ω
电流表A2:量程0 ~ 300μA,内阻为1000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 ~ 20Ω,额定电流2A
电阻箱R2,阻值范围0 ~ 9999Ω,额定电流1A
电键S、导线若干
要求实验中尽可能准确地测量Rx的阻值,请回答下面问题:
①为了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将电流表__________(填写器材代号)与电阻箱串联,并将电阻箱阻值调到__________Ω,这样可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0V的电压表。
②在方框中画完整测量Rx阻值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器材代号。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R1,两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可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是________mA,电流表A2的示数是________μA,测得待测电阻Rx的阻值是________。本次测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考虑这个原因测量值比较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15分)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相距L且足够长的
平行光滑导轨与水平面成 θ 角,导轨处在磁感应强度B的
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导轨下端连接
阻值为R的电阻。现让一质量为m,电阻也为R、与导轨接
触良好的水平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下滑,ab下滑距离s后开
始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棒匀速下滑时速度v的大小;
(2)ab棒从静止至开始匀速下滑的过程中,ab棒上产生的热量。
21.(19分)1897年汤姆孙发现电子后,许多科学家为测量电子的电荷量做了大量的探索。1907~1916年密立根用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是某一数值e的整数倍,于是称这数值e为基本电荷。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d。当质量为m的微小带电油滴在两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两板间不加电压时,可以观察到油滴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通过某一段距离所用时间为t1;当两板间加电压U(上极板的电势高)时,可以观察到同一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且在时间t2内运动的距离与在时间t1内运动的距离相等。忽略空气浮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判断上述油滴的电性,要求说明理由;
(2)求上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Q;
(3)在极板间照射X射线可以改变油滴的带电量。再采用上述方法测量油滴的电荷量。如此重复操作,测量出油滴的电荷量Qi,如下表所示。如果存在基本电荷,那么油滴所带的电荷量Qj应为某一最小单位的整数倍,油滴电荷量的最大公约数(或油滴带电量之差的最大公约数)即为基本电荷e。请根据现有数据求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电荷量Qi(10-18C) 0.95 1.10 1.41 1.57 2.02
22.(20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40.0N/m的轻质水平弹簧左端固定在壁上,右端系一质量M=3.0kg的小物块A,A的右边系一轻细线,细线绕过轻质光滑的滑轮后与轻挂钩相连,小物块A放在足够长的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轮以左的轻绳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弹簧的长度为自然长度。现将一质量m=2.0kg的物体B轻挂在钩上,然后松手,在此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
(1)小物块A速度达到最大时的位置;
(2)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小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3.(16分)
(1)M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每个M分子含有18个电子,其分子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测得M的摩尔质量为32g/mol。画出编号为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已知1.0molL—1NaHSO3溶液的pH为3.5,加入氯水,振荡后溶液pH迅速降低。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TiO2)表面与H2O反应,生成1molNH3和O2时的能量变化值为382.5kJ,达到平衡后此反应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T/K 303 313 323
NH3生成量/(10-1mol) 4.3 5.9 6.0
(4)在溶液中,一定浓度的NH4+能溶解部分Mg(OH)2固体,反应如下:
2NH4+(aq) + Mg(OH)2(s) Mg2+(aq) +2NH3H2O(aq)
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Mg2+与NH3H2O反应形成沉淀的情况,设计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① 等体积1 mol/L氨水和0.1 mol/L MgCl2溶液混合 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② 等体积0.1 mol/L氨水和1 mol/L MgCl2溶液混合 无现象
请分析实验①、②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
(5) 在室温下,化学反应I–(aq)+ ClO–(aq) = IO–(aq) + Cl–(aq)的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初始浓度及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I–的初始浓度
(molL-1) ClO–的初始浓度
(molL-1) OH–的初始浓度
(molL-1) 初始速率v
(molL-1 s-1)
1 2 × 10–3 1.5 × 10–3 1.00 1.8 × 10–4
2 a 1.5 × 10–3 1.00 3.6 × 10–4
3 2 × 10–3 3 × 10–3 2.00 1.8 × 10–4
4 4 × 10–3 3 × 10–3 1.00 7.2 × 10–4
已知表中初始反应速率与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可以表示为v= k [I–]1 [ClO–]b [OH–]c(温度一定时,k为常数)。
①设计实验2和实验4的目的是 ;
②若实验编号4的其它浓度不变,仅将溶液的酸碱值变更为pH = 13,反应的初始速率v= 。
24.(14分)铁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用途,如聚合硫酸铁[Fe2(0H)n(S04)3-n/2]m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混凝剂,而高铁酸钾(其中铁的化合价为+6)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制备上述两种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固体铁的氧化物中铁的化合价,应使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稀硫酸 B.稀硝酸 C.KSCN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在溶液Ⅰ中加入NaClO3,写出其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 。
(3) Fe2O3与KNO3和KOH的混合物加热共融可制得高铁酸鉀。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4)为测定溶液I中铁元素的总含量,实验操作:准确量取20.00mL溶液I于带塞锥形瓶中,加入足量H2O2,调节pH3,加热除去过量H2O2;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用 O.1OOO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已知:
①写出滴定选用的指示剂 ,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 。
②溶液Ⅰ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 gL-1。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铁元素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 “偏低” “不变”)。
25.(15分)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SiO2),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 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_____(填“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 。
(2)装置a和c的作用分别是____和____(填标号)。
a.除去SO2气体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 e.除去反应后多余的氧气
(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
(5)若用右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填序号)。
(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2 分,每空2分) 荧光素酶是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生物荧光的酶的统称。在有氧气和 ATP 的条件下,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荧光。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荧光素甲溶液,荧光素乙溶液,荧光素酶 A 溶液,荧光素酶 B 溶液,ATP溶液。
(1)现欲探究不同的荧光素酶是否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请完善实验思路。
实验步骤:
① 取 4 支试管,编号 1、2、3、4;
② 1、2 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甲溶液,3、4 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乙溶液;
③ 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酶 A 溶液, 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酶 B 溶液;
④
⑤ 在暗处观察各试管是否发出荧光。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实验结果为 ,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否则,不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
(2)在有一定量的某种荧光素-荧光素酶混合液的测试管中, 加入适量不同浓度的 ATP 溶液,然后把测试管放入荧光光度仪测荧光素发出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图。上述方法可用来测量各种细胞内的ATP含量,衰老细胞的荧光强度应比同类正常细胞 (填“大”或“小”)。在测定细胞内 ATP 含量时需制备细胞匀浆,由曲线可知,必须注意 。
27.(14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4)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28.(14分。每空2分)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株个体在做杂交亲本时无需 ,可极大简化杂交育种的操作程序。
(2)研究发现,雌花在发育初期为两性花,后来由于基因的调控导致雄蕊败育。从细胞生命历程的角度来看,雄蕊败育的过程属于 。
(3)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4)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 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选考部分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8、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么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
29.[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纤细小虫能停在平静的液面上,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
B.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接触部分的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D.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
(2)高压锅加热到一定程度,高压水汽会冲开气阀喷出,高压水汽喷出的过程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喷出的水汽体积增大,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B.喷出的水汽气压减小,大气对水汽做正功,内能增大
C.水汽刚喷出的短暂时间里,水汽对外做正功,吸热,内能增加
D.水汽刚喷出的短暂时间里,水汽对外做负功,放热,内能减小
30.[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1305、25、7、1
B.202、405、625、825
C.1202、1010、723、203
D.1202、1305、723、203
(2)如图所示,两辆质量相同的平板小车 、 成一直线排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原来静止在 车上的一个小孩跳到 ,接着又立即从 跳回 车,他跳回a车并相对a车保持静止,此后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两车的速率相等?
B. 车的速率大于 车的速率?
C. 车的速率小于 车的速率?
D. 、 两车均静止?
31.[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1)铬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与铬同周期,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数的元素名称是 ,该元素对应的最低价氢化物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
了 杂化方式,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2)富勒烯( )的结构如右图,1mol 分子中 键的数目为______ 。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请解释如下现象:熔点:Si60C60,而破坏分子所需要的能量: N60Si60,其原因是: 。
(3)氟化氢水溶液中存在氢键有 种。
(4)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因发现准晶体材料的以色列科学家。某准晶体是锰与另一个短周期元素X形成的凝固态。已知: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元素X与同周期相邻元素Y、Z的性质如下表:则X元素符号是 ,锰与X在准晶体中的结合力为 。
元 素 X Y Z
电 负 性 1.5 1.2 1.8
第一电离能/kJmol-1 578 738 787
32.[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
莽草酸(C7H10O5)可有效对付致命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药物“达菲”的重要成分,它可从中药八角茴香中提取得到。右图是以莽草酸为原料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的两种含氧官能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烯醇式结构(C=C-OH)不能稳定存在、则莽草酸的结构简式为 。
(3)莽草酸→C的反应类型是 。
(4)写出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与C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含C)共有 种。
33.(每空2分,共10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之间交流的界限,为花卉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下图为花卉育种的过程(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或结构,数字代表过程或方法)。
(1)下图A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图B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若需利用酶切法获得目的基因,且只选择一种限制酶,则最好应选择的酶是
(2)②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需要采用________技术。
(3)培育转基因花卉主要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和 技术。③、④过程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
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三轮模拟试卷
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A 6.D 7.C 8.B 9.B 10.B
11.D 12.D 13.C 14.D 15.D 16.A 17.B 18.A
19.(1)①D ②C ③2.23(各2分)
(2)①A2,9000 (各1分)
②电路如图 (2分)
③ 8.0mA,150μA,187.5Ω,偏小 (各2分)
20.(15分)
(1)ab棒匀速下滑时 (2分)
ab棒匀速下滑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 (1分)
由欧姆定律可得 (1分)
(1分)
联立可得: (2分)
(2)ab棒与电阻R串联,电流相等,产生的热量Q相同 (2分)
由能量守恒得 (4分)
可得 (2分)
21.(19分)
(1)当极板上加了电压U后,该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说明油滴受到的电场力竖直向上,与板间电场的方向相反,所以该油滴带负电。 (4分)
(2)设油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f与速度大小v满足关系f=kv
当不加电场时,设油滴以速率v1匀速下降,受重力和阻力而平衡,即
(3分)
当极板加电压U时,设油滴以速率v2匀速上升,受电场力、重力和阻力,即
(3分)
(2分)
根据题意 (2分)
解得 (2分)
(3)
可以看出,油滴带电量之差都近似为某个数的整数倍,即
所以
说明方法(也可采用其它方法,如作图法等)2分,求出结果1分 (3分)
22.(20分)解题应注意两点:一是该简谐运动的振子是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二是该振子向右振动和向左振动的平衡位置因为摩擦力方向的改变而不同。
取水平向右的坐标轴Ox,原点O为小物块A的初始位置
(1)对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 ,物体A向右运动
(2分)
第1次向右运动到a=0时位置时, A的速度达到最大,设此时A的坐标为x1
(2分)
(2分)
(2)因为 皆为恒力,弹力为线性回复力,所以系统向右的运动是以 为平衡位置的简谐运动。从A开始向右运动到系统速度为零, A向右运动的距离为 2 x1=0.7m。 (2分)
由能量守恒得 (2分)
(2分)
(3)由于 ,A开始向左做加速运动 (1分)
(1分)
设向左运动A的平衡位置为x2
(1分)
(1分)
当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向左运动到速度为零的位置,A的坐标为x3
处 (1分)
此时 ,所以A静止在x3处 (1分)
整个过程A运动的路程为
(1分)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 (1分)
23.(16分)
(1) (2分) (2)HSO3- + Cl2 +H2O == 3H+ + SO42- + 2Cl- (3分)
(3)2N2(g) +6H2O(l) == 4NH3(g) + 3O2(g) △H=+1530.0KJ/mol (3分)
(4) (2分);从平衡表达式可以看出,当c(NH3H2O)、c(Mg2+)改变相同的程度,c2(NH3H2O)对沉淀生成的影响更大[或①中c(Mg2+)c2(OH-)≥Ksp[Mg(OH)2],而②中c(Mg2+)c2(OH-)﹤Ksp[Mg(OH)2]。等合理答案均可] (2分)
(5)① ClO–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分)
② 7.2 × 10–3 (2分)
25.(15分)(1)电子天平(2分),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2分)。
(2)b、d和e (各1分,共3分)
(3)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2分)。
(4)80%(2分)。(5)②(2分)。
(6) 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合理答案均可)(2分)
26.(12 分,每空2分) (1)1、3 2、4(前 2 空答其他正确组合也给分)
4 支试管加入适量且等量的 ATP 溶液 4 支试管都发出荧光
(2)小 匀浆的浓度要合适
27.(14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不能(1分),因为有些昆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1分)
(2)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各1分) 捕食和寄生(各1分)
(3)光能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 分解者 营养(食物网)
28.(14分。每空2分。)
(1)去雄 (2)细胞凋亡
(3)MMff与mmff 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前后顺序要对应)
(4)两性植株(或mm个体) 没有单性植株 有单性植株
29.(1)B(2)A (各6分 共12分)
30.(1)A(2)C (各6分 共12分)
31.(13分)
(1)3d54s1 砷 sp3 三角锥 (各1分,共4分)
(2)90NA (2分)
(3) 4 (2分)
(4) 金属键 (1分) ,Al (2分)
33.(1)MspⅠ (2)农杆菌转化法 DNA分子杂交
(3)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2《速度》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5《望远镜与显微镜率》PPT课件5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PPT课件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世界是运动的》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5《望远镜与显微镜率》PPT课件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6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奇妙的物理现象》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5《望远镜与显微镜率》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3《直线运动》PPT课件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3《直线运动》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5《望远镜与显微镜率》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PPT课件3
苏科版八上《人耳听不见的声音》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人眼看不见的光》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5
苏科版八上《平面镜》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八章《力》单元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2《速度》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5《望远镜与显微镜率》PPT课件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