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复习要点
1.力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2.常见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特征及大小确定
3.受力分析方法
4.力的合成与分解
5.平衡概念及平衡条件
6.平衡条件的应用方法
二、难点剖析
1.关于力的基本特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作用于物体可以使受力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可以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改变。影响力的“使物体变形”和“使物体变速”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我们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上述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对于抽象的力概念,通常可以用图示的方法使之形象化:以有向线段表示抽象的力。
在研究与力相关的物理现象时,应该把握住力概念的如下基本特性。
(1)物质性:由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概念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任意一个力必然与两个物体密切相关,一个是其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其受力物体。把握住力的物质性特征,就可以通过对形象的物体的研究而达到了解抽象的力的概念之目的。
(2)矢量性:作为量化力的概念的物理量,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关的运算中所遵从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就是说,力是矢量。把握住力的矢量性特征,就应该在定量研究力时特别注意到力的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就能够自觉地运用相应的处理矢量的“几何方法”。
(3)瞬时性:力作用于物体必将产生一定的效果,物理学之所以十分注重对力的概念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于物理学十分关注力的作用效果.而所谓的力的瞬时性特征,指的是力与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把握住力的瞬时性特性,应可以在对力概念的研究中,把力与其作用效果建立起联系,在通常情况下,了解表现强烈的"力的作用效果"往往要比直接了解抽象的力更为容易.
(4)独立性:力的作用效果是表现在受力物体上的,"形状变化"或"速度变化".而对于某一个确定的受力物体而言,它除了受到某个力的作用外,可能还会受到其它力的作用,力的独立性特征指的是某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力是否存在毫无关系,只由该力的三要素来决定.把握住力的独立性特征,就可以采用分解的手段,把产生不同效果的不同分力分解开分别进行研究.
(5)相互性: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A施力于物体B的同时,物体B也必将施力于物体A.而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总是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互,作用线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种性质等关系.把握住力的相互性特征,就可以灵活地从施力物出发去了解受力物的受力情况.
教科版八上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4
教科版八上第三章《声》单元教案4
教科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一章《走进实验室》word教案
教科版八上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2
教科版八上第三章《声》单元教案3
2012教科版八上《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
2012教科版八上《熔化和凝固》word教案
教科版八上4.2《光的发射定律》WORD教案1
教科版八上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2
教科版八上第三章《声》单元教案1
2012教科版八上第一节《认识声现象》word教案
教科版[2012版]物理八上《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word学案
教科版八上2.3《运动的速度》WORD教案1
2012教科版八上第三节《噪音》word教案
教科版八上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1
教科版八上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1
2012教科版八上《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word学案
2012教科版八上《走进彩色世界》word学案
教科版[2012版]物理八上《通过透镜看世界》word教案
教科版八上3.5《声与现代技术》WORD教案1
2012教科版八上《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word教案
教科版[2012版]物理八上《质量》word学案1
教科版八上5.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WORD教案1
2012教科版八上《熔化和凝固》word学案
2012教科版八上《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
教科版八上2.1《认识运动》WORD教案1
2012教科版八上第七节《通过透镜看世界》word教案
2012教科版八上《质量》word学案
2012教科版八上第四节《声与现代科技》word教案
教科版八上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